[实用新型]一种热管散热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3852.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6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平;罗惠;王秋林;门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H01M50/258;H01M50/249;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89;H01M50/204;H01M50/213;H01M50/256;B60L50/6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散热 电动汽车 电池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部放置有电池,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隔板,横向隔板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纵向隔板,纵向隔板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壳体内部下表面固定插接有散热管,散热管位于横向隔板以及纵向隔板相交处,壳体上表面铰接有壳体上盖;在电池组进行持续使用时,通过散热管进行热传导,使得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至散热管,实现了对电池本身进行散热的效果,通过横向隔板以及纵向隔板将电池之间隔开,使的热量不在电池之间进行传导,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汽车的动力情况,进行放置适宜数量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管散热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因为节能并且能减少温室气体以及有害污染物粉尘等的排放而逐渐受到关注。但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化学反应复杂,尤其是大尺寸以及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热量的堆积必然引起电池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漏液、放气、冒烟等现象,严重时电池发生剧烈燃烧且发生爆炸,影响整车性能。因此,动力电池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等的发展。
在电池组持续工作的同时,需要进行散热,现有的电池组结构一般通过开设通孔进行散热,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通过通孔使得电池与外部进行热交换的效果不佳,进而使得电池的温度持续增高,且由于电动汽车的动力大小不同,所需的电池数量也不同,现有的电池组结构所能放置的电池数量都是固定的,进而现有的电池组结构只能应用于固定的电动汽车,导致适用范围受限,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散热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通过散热管进行热传导,使得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至散热管,从而实现了对电池本身进行散热的效果,通过放置槽将电池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横向隔板以及纵向隔板将电池之间隔开,使的热量不在电池之间进行传导,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汽车的动力情况,进行放置适宜数量的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池组结构通过通孔使得电池与外部进行热交换的效果不佳,进而使得电池的温度持续增高以及现有的电池组结构所能放置的电池数量都是固定的,进而现有的电池组结构只能应用于固定的电动汽车,导致适用范围受限,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散热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均匀分布于壳体内部,所述放置槽内部放置有电池,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横向隔板均匀分布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纵向隔板均匀分布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下表面固定插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位于横向隔板以及纵向隔板相交处,所述散热管均匀分布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表面铰接有壳体上盖。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插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盖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卡接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整体为方形结构,所述壳体上盖上表面两侧螺纹连接有上盖手柄。
优选的,所述电池与散热管互不接触,所述横向隔板以及纵向隔板下表面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于横向隔板内部,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于纵向隔板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3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音拼花铝幕墙板
- 下一篇:一种自定相三相整流移相触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