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定夹板位置的夹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4767.9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龙晓斌;龙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B21D11/22;B21D5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王志勇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夹板 位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定夹板位置的夹料装置,折弯机包括一转辊,夹料装置包括能够与转辊一起绕着转辊的轴线转动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定夹板、动夹板、以及能够驱动动夹板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定夹板和动夹板之间的工件的夹料驱动器,定夹板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支架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定夹板在各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换位驱动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转辊的折弯半径改变时,自动调节定夹板的位置以使定夹板的下表面与转辊的弧形面保持相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定夹板位置的夹料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配件生产领域中,需要根据空调的形状对换热器进行折弯处理,如对板状换热器进行一次折弯处理成L型、两次折弯处理成U型或三次折弯处理成G型。
现有技术中,用于折弯空调换热器的换热器的结构是包括一个转辊1、一片与转辊1固定的定夹板3、一片位于定夹板3 下方的动夹板4以及一个随动平台11,折弯换热器时,随动平台11在上下方向固定,换热器的一端承托在随动平台11上,另一端夹紧在定夹板3和动夹板4之间。为了避免折弯的过程中换热器与转辊1之间相对移动以损伤翅片,定夹板3的下表面所在平面应与转辊1外侧壁上的弧形面相切,此时换热器的上表面与转辊1上的弧形面相接处;然后定夹板3、动夹板4 以及转辊1绕着转辊1的轴线一起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将换热器折弯,换热器折弯处的半径与转辊1上的弧形面的半径相等,该半径即为折弯半径。需要改变折弯半径时,则需要更换转辊1,为了使定夹板3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与转辊1相切,也需更换定夹板3,更换的过程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转辊的折弯半径改变时,自动调节定夹板的位置以使定夹板的下表面与转辊的弧形面保持相切的夹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定夹板位置的夹料装置,所述的夹料装置包括能够与折弯机的转辊一起绕着转辊的轴线转动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定夹板、动夹板、以及能够驱动动夹板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定夹板和动夹板之间的工件的夹料驱动器,所述的定夹板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定夹板在各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换位驱动器。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和定夹板之间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卡位件和至少两个高度互异的卡位,所述的卡位件嵌入一个卡位中时,所述的定夹板位于对应的工作位置,所述的定夹板切换至其他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卡位件移动至其他的卡位中。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由所述换位驱动器驱动并可左右移动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两端的高度不同且两端均形成上述的卡位,所述的卡位件包括与所述定夹板铰接并可在所述卡槽中滚动的滚动件,所述移动件左右移动时,所述的滚动件从卡槽的一端滚动至卡槽的另一端以使定夹板向上或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卡槽包括相交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的相交处形成一转角。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段为水平槽,所述的第二槽段为倾斜向上的斜槽。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均为倾斜向上的斜槽。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和移动件之间设置有给所述移动件导向的第一导向机构。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和定夹板之间设置有能够给所述定夹板导向的第二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转辊的折弯半径改变时,通过换位驱动器驱动定夹板自动地移动至另一工作位置,即可使定夹板的下表面与更换的转辊的弧形面保持相切,避免折弯的过程中换热器与转辊之间相对移动以损伤翅片,工作效率高,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4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