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早期火灾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7136.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1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周燕平;王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A62C3/16;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吴兰秀 |
地址: | 61008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期 火灾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极早期火灾报警装置,具体涉及电缆火灾装置领域,包括线缆,所述线缆的内侧设置有采样空心圆柱管,所述线缆和所述采样空心圆柱管的一侧设置有引风室和出风室,所述引风室远离所述采样空心圆柱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风扇,所述引风室和所述出风室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室和第二连接室,所述第一连接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气体中的温度,通过热释离子检测模块检测气体中的热释离子,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提交给,通过分析得出气体中的温度和热释离子是否异常,如果异常通过将信息发送到相关部门处理,同时警示灯开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火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早期火灾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财产和人口越来越相对集中,而且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更加广泛地开发利用,因此火灾的发生也随之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电缆普遍采用在电缆桥架内敷设,电缆桥架是不密闭的,该类敷设方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敷设线缆由于电缆桥架内无固定支架,线缆敷设杂乱无章,敷线不规律,电缆堆积敷设在一起散热不好,造成电缆发热,导致损耗增加;2、由于绝缘老化等原因,当线缆短路起火时,电缆桥架由于不密闭,导致不隔火,易酿成电气火灾蔓延扩大损失;3、由于技术的原因,无法探测电缆火灾,并实现极早期报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早期火灾报警装置,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电缆堆积敷设在一起散热不好,造成电缆发热以及电缆绝缘老化最终引起起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早期火灾报警装置,包括线缆,所述线缆的内侧设置有采样空心圆柱管,所述线缆和所述采样空心圆柱管的一侧设置有引风室和出风室,所述引风室远离所述采样空心圆柱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风扇,所述引风室和所述出风室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室和第二连接室,所述第一连接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风管,所述连接风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警报主机,所述第二连接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二风扇。
所述警报主机的内部设置有热释离子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警报主机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警示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室与所述出风室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引风室位于所述出风室的上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扇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扇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室靠近所述采样空心圆柱管的一端设置为弧形坡面,所述第二连接室靠近所述警报主机的一侧上端设置为弧形坡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空心圆柱管的内部一端与引风室连接,所述线缆包裹着采样空心圆柱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警报主机设置在建筑物内部,外部设置有保护箱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警报主机内部包括有无线网络模块、警示灯、电源、温度检测模块、热释离子检测模块、中枢处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中枢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网络模块、警示灯、电源和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中枢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热释离子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风扇转动,然后产生气流通过进风管进入第二连接室内部,在第二连接室和出风室内部的坡面作用下加速进入采样空心圆柱管中,采样空心圆柱管被线缆缠绕包裹着,采样空心圆柱管内部气体的压强会增大,在出风室的作用下,气流会加速吹向采样空心圆柱管,从而带走一部分线缆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然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风扇转动,将采样空心圆柱管中出来的热气带到第一连接室中,通过连接风管进入到警报主机中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7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电高压充电电源
- 下一篇:一种腌制蔬菜的外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