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按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0492.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2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峰;林凯;胡广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10;H01H13/56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按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按钮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钮,按钮的横截面成矩形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按钮插设的容置腔,按钮与容置腔滑移配合,按钮在四个角的位置分布有一个短限位脚和三个长限位脚,长限位脚的长度大于短限位脚的长度,所述容置腔的底面在对应短限位脚处设置有凸台,容置腔内设置有驱动按钮向容置腔外移动的复位件,壳体与按钮之间设置有防止按钮脱离容置腔的限位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按钮结构,其上的按钮不易装反,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欠压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按钮结构。
背景技术
过欠压保护器是常用的电路保护原件,其主要应用在家庭及商场配电线路中,作为过电压、欠电压、断相、断零线保护用。
现有的过欠压保护器包括壳体、线路板、继电器和接线框,线路板上设置有开关,壳体上设置有触发开关的按钮,按钮通过倒扣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上,然而按钮在表面是弧面并且表面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如果装反后要重新拿出十分的麻烦,降低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按钮结构,其上的按钮不易装反,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欠压保护器的按钮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按钮,按钮的横截面成矩形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按钮插设的容置腔,按钮与容置腔滑移配合,按钮在四个角的位置分布有一个短限位脚和三个长限位脚,长限位脚的长度大于短限位脚的长度,所述容置腔的底面在对应短限位脚处设置有凸台,容置腔内设置有驱动按钮向容置腔外移动的复位件,壳体与按钮之间设置有防止按钮脱离容置腔的限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按钮上的短限位脚比其他三个长限位脚短,短限位脚与壳体上的凸台配合,当按钮安装不正确时,即壳体上的凸台对应的不是按钮上的短限位脚时,凸台会碰触长限位脚,按钮将无法完全放入容置腔进行安装,此时拿出也比较方便,同时这有助于安装按钮时,按钮方向的辨别,其上的按钮不易装反,安装方便,复位件的设置,便于按钮在按下后进行复位,限位结构会防止按钮脱离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按钮在中间处设有用于触发开关的抵触杆,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抵触杆导向滑移配合的第一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抵触杆在按钮下压时会触发线路板上的开关,抵触杆与第一导向孔配合可使按钮导向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弹性卡钩,两个弹性卡钩相对设置在按钮的两侧,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供弹性卡钩穿设的开口,容置腔的侧壁在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止挡面,复位件驱动按钮向容置腔外移动时,弹性卡钩可勾设在止挡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按钮装入容置腔时,弹性卡钩受容置腔侧壁抵压变形,以便弹性卡钩装入,并且弹性卡钩插入开口处时,会恢复变形,以便弹性卡钩随按钮向外移动复位时勾设在止挡面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抵触杆成十字型设置,第一导向孔与抵触杆形状适配,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抵触杆上,弹簧一端抵触在容置腔的底面上,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按钮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抵触杆与第一导向孔配合便于按钮导向安装,并且弹簧安装稳定,不易窜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按钮在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容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供导向杆穿设的第二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向杆与第二导向孔导向滑移配合,在按钮活动时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按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0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