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背门分缝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1116.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湧毅;叶群;晏晖;刘志潜;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B60J10/34;B60J10/8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背 门分缝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背门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背门分缝条结构,包括分缝条、背门外板、背门内板以及顶盖;所述背门内板设置在所述背门外板与所述分缝条之间,所述分缝条粘贴在所述背门内板与所述顶盖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后背门分缝条结构,不需要在车辆钣金上开孔,保持钣金原有不开孔的状态,通过分缝条自身增加定位结果,从而实现固定安装,既能保证钣金的完整性,还能提升整车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背门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背门分缝条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汽车后背门生产工艺中,分缝条一般是由密封条和塑料安装结构组合而成,通过塑料卡扣安装在车门钣金孔上,同时在钣金开孔处做密封处理,防止钣金开孔生锈。中国专利CN211663188U公开了一种导槽C柱分缝接角的固定结构,其中需要在车门钣金上开孔,然后通过塑料件嵌入孔中进行固定,这样的方式需要在车辆零件上开孔,导致车辆零件的密封性降低,破坏了车辆零件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分缝条结构,不需要在车辆钣金上开孔,保持钣金原有不开孔的状态,通过分缝条自身增加定位结果,从而实现固定安装,既能保证钣金的完整性,还能提升整车的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背门分缝条结构,包括分缝条、背门外板、背门内板以及顶盖;所述背门内板设置在所述背门外板与所述分缝条之间,所述分缝条粘贴在所述背门内板与所述顶盖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不需要在车辆钣金上开孔,只需要将分缝条粘贴在汽车的顶盖与后背门之间即可,可在钣金不开孔的前提下,实现后背门分缝条的可靠性安装,既能保证钣金的完整性,还能提升整车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分缝条包括第一胶层、第二胶层以及第三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背门内板之间,所述第三胶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胶层连接,所述第三胶层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分缝条的生产工艺为一体挤出成型,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粘在背门内板与顶盖之间,而且一体成型的分缝条,结构也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顶盖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唇边结构,所述第三胶层通过所述唇边结构搭在所述顶盖上,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背门内板远离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第一胶层靠近所述斜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与其相适应的第一凸台,定位更加容易,密封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一胶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抵住所述背门外板,达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层上设置有用于抵住所述背门内板的第三凸台,达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定位色点,所述背门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色点相配合的定位孔,该定位孔是背门内板自带的排气孔,因此不需要再额外开孔,而且也便于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层为EPDM密实胶,粘贴效果好,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胶层为3M胶,粘贴效果好,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胶层为EPDM海绵胶,粘贴效果好,密封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取消传统的卡扣安装固定的方式,胶层粘胶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不需要在车辆钣金上开孔,保持钣金原有不开孔的状态,通过粘贴式的分缝条来自身增加定位结果以及密封效果,从而实现固定安装,既能保证钣金的完整性,还能提升整车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1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自动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