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手术用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1495.5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占青;徐洁;徐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慧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63 | 代理人: | 朱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手术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手术用撑开器,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一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推头,所述限位器的另一侧开设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焊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杆体的连接处下侧焊接有第二推头;本实用通过设置的第一推头、第二推头以及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提供向两侧撑起的结构,通过手动进行撑开,可通过杆体与限位套进行调节,撑开的大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并且其结构中间为连接状,不会拉长撕裂伤口,并且其结构较为简单,横在上方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手术用撑开器。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在进行手术时,通常需要撑开器对伤口或者对开刀的位置进行撑开,而现有的医疗手术用撑开器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有的医疗手术用撑开器结构的设置通常是放置在体内,对于体外的设计通常为夹持的镊子状结构,从两侧将伤口或者开刀的位置向外侧进行拉开,此种操作方式容易在进行使用时对边缘的造成撕裂,加大伤口的滑开情况,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手术用撑开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手术用撑开器,包括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一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推头,所述限位器的另一侧开设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焊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杆体的连接处下侧焊接有第二推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头与第二推头均呈弯曲的U形勾体,所述限位器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圆形槽口,所述圆形槽口与限位套的外侧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杆体相匹配,所述手柄的柄端与杆体的连接处的形状与限位套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手柄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包括有上下两部分结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为螺母,下部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为螺栓。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上端开设有贯穿的螺栓,所述限位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第一推头、第二推头以及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提供向两侧撑起的结构,通过手动进行撑开,可通过杆体与限位套进行调节,撑开的大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并且其结构中间为连接状,不会拉长撕裂伤口,并且其结构较为简单,横在上方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此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提供竖直的拉力,保证整体结构不会压在伤口的附近,避免挤压导致伤口出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0、限位器;11、第一推头;12、第一限位柱;13、螺栓;14、手柄;15、第二限位柱;16、第二推头;17、杆体;18、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未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1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