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刺梨果实切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4618.0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谢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D3/18 | 分类号: | B26D3/18;B26D7/06;B26D1/03;B26D7/2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果实 切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梨果实切块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筒体,在筒体内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的推料板与推料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通过转轴与推料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筒体内固定安装有一排前刀架和一排后刀架,在前刀架和后刀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粗刃和细刃,在筒体的顶部安装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进料斗。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推杆带动推料板推动刺梨移动,使刺梨在筒体内依次经过粗刃和细刃进行切块,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切块均匀,效率高,而且避免采用人工的方式,由于刺梨本身有很多毛刺,对人体伤害较大,人工切割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刺梨果实切块装置,属于果实切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梨,又名文先果、送春归,属蔷薇科蔷薇属野生植物,主要生长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刺梨色泽金黄并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通过刺梨精加工可加工成多种特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具有很高的潜在市场开发价值。刺梨的加工处理主要有:去刺、去蒂、切块、去籽等。但刺梨外表被许多坚硬的刺覆盖难以直接食用以及制成产品,如果将刺梨去花蒂后高效率的之后将再刺梨加工制成罐头、果干、果实、果汁等产品,不仅可以拓宽刺梨产品的销路,而且可以有效加大刺梨的保存期。刺梨做成果实时需要将其切块,而目前刺梨果实切块基本都是采用人工进行,这种传统的人工生产方法生产效率非常低下,浪费人力物力以及生产成本且劳动消耗强度大,而且容易被刺梨外表的花蒂刺伤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刺梨产品的发展,导致刺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的刺梨果实切块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刺梨果实切块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筒体,在筒体内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的推料板与推料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通过转轴与推料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筒体内固定安装有一排前刀架和一排后刀架,在前刀架和后刀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粗刃和细刃,在筒体的顶部安装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进料斗。
进一步,所述后刀架的数量为前刀架数量的2倍。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出料仓。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推杆带动推料板推动刺梨移动,使刺梨在筒体内依次经过粗刃和细刃进行切块,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切块均匀,效率高,而且避免采用人工的方式,由于刺梨本身有很多毛刺,对人体伤害较大,人工切割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刺梨果实切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筒体5,在筒体5内滑动连接有推料板12,所述的推料板12与推料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的伸缩杆通过转轴3与推料杆4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筒体5内固定安装有一排前刀架11和一排后刀架9,在前刀架11和后刀架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粗刃7和细刃8,在筒体5的顶部安装有与筒体5内部连通的进料斗6。所述后刀架9的数量为前刀架11数量的2倍。所述筒体5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出料仓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4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