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入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4824.1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智电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高压 并联 电容 器用 入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入壳机,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侧上方安装有固定装置。该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入壳机,通过第二横板、主杆、电容器主体、凹形板、齿轮板、挡板、第一齿牙板和电动推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第一齿牙板进行移动,第一齿牙板带动齿轮板进行转动,从而使齿轮板带动挡板将电容器主体抵紧固定,通过弧形块、弧形齿轮、第三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弹簧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第三横板带动弧形齿轮进行转动,弧形齿轮带动第二齿牙板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弧形齿牙板将第一箱体顶出,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入壳机。
背景技术
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电容极板的引线经串、并联后引至出线瓷套管下端的出线连接片,变电站装设并联电容器是改善电压质量和降低电能损耗的有效措施,并联电容器需要通过专门的入壳机将外壳与其进行连接,而现有技术中的入壳机对并联电容器的固定效果并不好,容易出现并联电容器因滑落而造成左右不平现象,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无法对完成入壳的并联电容器及时取出,这样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入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现有技术中的入壳机对并联电容器的固定效果并不好,容易出现并联电容器因滑落而造成左右不平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入壳机,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侧上方安装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横板、主杆、电容器主体、凹形板、齿轮板、挡板、第一齿牙板和电动推杆;
所述第二横板位于第一竖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横板的通孔处内壁与第一竖板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主杆,所述第二横板的下方安装有电容器主体,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多个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凹槽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内侧下方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与电容器主体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齿轮板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牙板,所述第一齿牙板的上方固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表面与第二横板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板与第一竖板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的内侧中间安装有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板、底座、第一箱体、第二齿牙板、工形杆、第二箱体和第一弹簧;
左右所述支板的外侧与第一竖板固定相连,所述支板的内侧上方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外壁与底座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底座的开口处安装有第二齿牙板,所述第二齿牙板的上下方外壁分别与底座的开口处和第一横板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左右所述第二齿牙板的内侧上方固接有工形杆,所述工形杆的下方外壁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壁和开口处外壁分别与工形杆的下方和中间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箱体的下表面与第一横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方分别与工形杆和第二箱体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工形杆的上方与第二齿牙板为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上方安装有转动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弧形块、弧形齿轮、第三横板、第二竖板和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智电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智电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4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酐泵夹套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低压并联电容器用芯子压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