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4991.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法;尹代亮;周书全;胡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3B9/02;A62C35/20;G08B13/2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火栓 违规 使用 报警 触发 结构 | ||
1.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包括消火栓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火栓壳体(1)的顶部壳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盒(5),所述安装盒(5)和消火栓壳体(1)的顶部壳体内圈转动套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底端设有弧形铜片(9),所述弧形铜片(9)的底部壳体铰接在安装盒(5)的底部壳体内壁上,且转动轴(6)的底端与弧形铜片(9)贴合,所述安装盒(5)的右侧壳体内圈套设有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与弧形铜片(9)贴合,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主体(11),所述电源主体(11)的右侧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消火栓壳体(1)的右侧顶部壳体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火栓壳体(1)和安装盒(5)的顶部壳体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转动轴(6)的外圈固定套接在轴承的内圈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5)的顶部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挡板(8),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挡板(8)的长度小于位于右侧所述固定挡板(8)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异形弹簧(7),所述异形弹簧(7)的一端卡接在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挡板(8)的正面壳体上,所述异形弹簧(7)的另一端卡接在位于右侧壳体所述固定挡板(8)的背面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5)的右侧壳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一排线板,所述第一线缆的外圈套接在第一排线板的内圈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5)的左侧壳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二排线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线板的内圈套接有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盒(5)的底部壳体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弧形铜片(9)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位于所述安装盒(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主体(12),所述报警器主体(12)的顶部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消火栓壳体(1)的顶部左侧壳体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铜片(9)的底部左侧壳体固定连接有铜制弹片(10),所述铜制弹片(10)的底部壳体与铜制弹片(10)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火栓违规使用报警触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火栓壳体(1)的正面壳体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圈设有防护门(2),所述防护门(2)的右侧壳体通过合页(3)与消火栓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门(2)的正面左侧壳体设有锁扣(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光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49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