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5221.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袁常泰;王宗泰;张鹏飞;田福;赵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澳波泰克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B65H75/38;B65H75/4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自动 收线 静电 消除 设备 | ||
1.一种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包括圆锥壳体、导静电球组件和静电接地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组件、同步带、收线组件和组件支架;
所述导静电球组件与圆锥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组件支架通过其顶部法兰盘上的连接孔固定在导静电球组件底部,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在组件支架的竖向支撑板顶部,所述收线组件连接在竖向支撑板底部;
所述圆锥壳体由上而下半径逐渐减小,顶部为倾斜的椭圆形平面,底部连接支撑底座;
所述导静电球组件包括:亚导体触摸球、主控制板和电池仓,所述亚导体触摸球设在圆锥壳体顶部椭圆形平面的倾斜坡底,圆锥壳体的外部;所述主控制板设在圆锥壳体顶部椭圆形平面的倾斜坡顶,圆锥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池仓设在主控制板的底部;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一轴、卷簧端盖、卷簧、棘轮、拉簧和棘爪;
所述收线组件包括:第二带轮、第二轴、收线支架、收线盘、电滑环和静电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支架的顶部法兰盘设有长方形孔洞,所述长方形孔洞边缘设有垂直向上的耳朵孔;所述竖向支撑板设在组件支架的一侧,竖向支撑板通过顶部的两个三角结构支撑固定顶部法兰盘;竖向支撑板中部以下设有收线支架,所述收线支架为前后无壁的长方体,固定在竖向支撑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连接第一带轮和小于第一带轮的第二带轮,同步带分别与第一带轮啮合、与第二带轮啮合,动力组件与收线组件通过同步带相互作用,同步带与动力组件、收线组件共同组成速比为2:1的侧向减速传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轮设于竖向支撑板的外侧,与第一轴周向固定,第一轴与第一带轮通过平键传动,第一轴上设有轴端挡圈用于限制第一带轮的轴向运动,第一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固定在竖向支撑板上并贯通竖向支撑板和卷簧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端盖固定在竖向支撑板的内侧,所述卷簧设在卷簧端盖内部,卷簧最小圈与第一轴固定连接,最外圈与卷簧端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设有异形阶梯和轴用卡簧,第一轴与棘轮通过异形阶梯周向固定,通过轴用卡簧轴向固定;所述棘爪安装在卷簧端盖上,可平行于卷簧端盖转动;所述拉簧一端与卷簧端盖的挂钩相连,另一端与棘爪固定;所述棘轮、拉簧和棘爪处在卷簧端盖的同一侧,且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棘轮与棘爪互相啮合并组成一个间歇机构;所述棘轮是异形棘轮,齿面角度为17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轮设于竖向支撑板的外侧,与第二轴周向固定,第二轴与第二带轮通过平键传动,第二轴上设有轴端挡圈用于限制第二带轮的轴向运动,第二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固定在竖向支撑板上并贯通竖向支撑板和收线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设有异形阶梯和轴用卡簧,收线盘设在收线支架内部,所述收线盘与第二轴通过异形阶梯周向固定,通过轴用卡簧轴向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滑环设在与竖向支撑板相对的收线支架的另一侧,第二轴最小轴径处与电滑环内孔过盈配合,电滑环外法兰与收线支架固定连接,电滑环定子端接地,转子端与静电导线第一端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自动收线静电消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线缠绕在收线盘上,静电导线第一端与收线盘固定连接,第二端与静电接地夹短接;所述静电接地夹设在收线支架顶部,通过圆锥壳体一侧的开孔伸出圆锥壳体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澳波泰克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澳波泰克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52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根系研究的容器
- 下一篇:一种杏苞菇软罐头加工用的酸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