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磷化设备及其给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6184.8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5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邵犇;邵辉;徐建强;庞月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帕卡濑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36 | 分类号: | C25D1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2018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磷化 设备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磷化设备,包括被处理线材、磷化池、位于磷化池上方的多个电解槽和给电装置,被处理线材与阴极给电轮电接触,并由前向后运行,阴极给电轮位于阳极板的前侧,各阳极板分别位于对应的电解槽中,各阳极板通过导电连接结构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位于最后侧的阳极板的尾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给电轮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采用逆向串联给电,通过阳极板本身电阻形成各电解槽内的电流差异,达到电流前低后高,在线材运行的方向上电解反应从小而大依次进行,使皮膜逐步生成,提高了膜层结合力以及致密度,保证后道连续拉拔润滑性的前提下,降低膜重减少药剂消耗,同时也可提高设备极板利用率及电能利率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磷化设备及其给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磷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它是通过将浸没在磷化液中的金属和电极之间加上电压来使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磷化技术作为常规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随着环保要求不断的提高,被应用在广泛的领域。电解磷化药剂的开发减少了废弃物排放,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药剂的配方离子平衡、应用领域、如何提高工作液的应用性能等方面,而对电解磷化给电方式与效果研究较少,常规生产处理工艺为正向(与线材运行方向一致)并联给电,极板长度按4秒反应时间来配置,该给电方式导致电解磷化初期反应速度过快反,皮膜瞬间堆积,完成80%的反应,导致膜层之间(磷化膜是层层堆积而成)的结合力下降,且致密度变大,最终影响拉拔过程中的润滑性,拉拔速度下降;同时还造成设备浪费,并加速极板老化,如极板长度为4m,按照当前给电方式只利率了40%左右极板,导致前段极板高负荷运行,老化变快,影响电解效率,长时间使用造成膜层质量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缩短维护时间,增加了极板维护费用。
另外,目前电解磷化给电轮普遍采用3~5个金属轮在线材上下布置,使线材从中间导向通过,此类装置存在接触面小(点接触),由于线压降问题造成电能损失,而且线材运行不平稳抖动容易产生电火花,在线材表面形成电击伤,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线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膜层质量的电解磷化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被处理线材、磷化池、位于磷化池上方的多个电解槽和给电装置,给电装置包括直流电源、阴极给电轮和多个阳极板,被处理线材与阴极给电轮电接触,并由前向后运行,阴极给电轮位于阳极板的前侧,各阳极板分别位于对应的电解槽中,各阳极板通过导电连接结构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串联结构,位于最后侧的阳极板的尾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给电轮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阴极给电轮的外周设有环状的凹槽,凹槽的截面径向尺寸与线材一致,阴极给电轮的后侧设有承载轮,线材缠绕在凹槽一圈后运行至承载轮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阳极板包括板体和位于板体左右两侧的导电挂耳,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为导电板,相邻两个阳极板的同侧导电挂耳之间通过导电板连接,最后侧的阳极板通过导电挂耳与正极相连,各板体上设有前后延伸的U型槽,线材从U型槽内通过,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多个供磷化液通过的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磷化池的前侧设有表调池和位于表调池上方的工作槽,表调池和工作槽中储存有表调处理液,反应过程中工作槽中的处理液溢流至表调池,由循环泵将处理液提升至工作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磷化池和电解槽之间设有磷化液循环系统,磷化液循环系统包括提升泵,反应过程中电解槽中的磷化液溢流至磷化池,由提升泵将磷化液提升至电解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磷化池的一侧设有用于补加药剂的自动补液装置,自动补液装置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加药槽、计量泵、电磁阀和PLC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帕卡濑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帕卡濑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6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临床消毒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鼓形齿式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