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药用无菌自动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29924.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6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安立军;田忠;李哲;王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百汇制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药 无菌 自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药用无菌自动上料机构,无菌上料台内部设有排气扇,下方设有进料斗,在排气扇与进料斗之间设有升降玻璃门,进料斗的输出端带有检测开关以及管道视镜,进料斗的末端与真空上料机的一端连接,真空上料机通过进料阀与配液罐连接,配液罐的上部设有进水阀和呼吸器,配液罐的底部通过配液泵一路与换热器连接,另一路与过滤器连接,换热器还与配液罐连接,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带有呼吸器的储液罐连接,储液罐的底部设有输送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制药用药液无菌自动上料机可以从源头杜绝细菌通过上料的过程进入B液配液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血液透析浓缩液B液的染菌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液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浓缩液的综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制药领域的浓缩液集中供液系统普遍应用的是通过配液罐上的人孔手动投入药粉的人工上料方式来上料,由于B液成弱碱性,极易滋生细菌从而增加透析患者的临床风险,并且自动化程度低,完成整个上料过程繁琐且洁净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药用无菌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无菌上料台、排气扇、升降玻璃门、紫外线杀菌灯、检测开关、进料斗、台面、管道视镜、真空上料机、进料阀、配液罐、呼吸器、进水阀、配液泵、换热器、过滤器、储液罐、呼吸器、输送出口,所述无菌上料台内部设有排气扇,下方设有进料斗,在排气扇与进料斗之间设有升降玻璃门,所述进料斗的输出端带有检测开关以及管道视镜,所述进料斗的末端与真空上料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真空上料机通过进料阀与配液罐连接,所述配液罐的上部设有进水阀和呼吸器,所述配液罐的底部通过配液泵一路与换热器连接,另一路与过滤器连接,所述换热器还与配液罐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带有呼吸器的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有输送出口。
所述无菌上料台与真空上料机均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质,所述装置间的连接管路均才用SUS316L不锈钢材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药用无菌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无菌上料台1、排气扇2、升降玻璃门3、紫外线杀菌灯4、检测开关5、进料斗6、台面7、管道视镜8、真空上料机9、进料阀10、配液罐11、呼吸器12、进水阀13、配液泵14、换热器15、过滤器16、储液罐17、呼吸器18、输送出口19,所述无菌上料台内部设有排气扇,下方设有进料斗,在排气扇与进料斗之间设有升降玻璃门,所述进料斗的输出端带有检测开关以及管道视镜,所述进料斗的末端与真空上料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真空上料机通过进料阀与配液罐连接,所述配液罐的上部设有进水阀和呼吸器,所述配液罐的底部通过配液泵一路与换热器连接,另一路与过滤器连接,所述换热器还与配液罐连接,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带有呼吸器的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有输送出口。
所述无菌上料台与真空上料机均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质,所述装置间的连接管路均才用SUS316L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制药用药液无菌自动上料机可以从源头杜绝细菌通过上料的过程进入配液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配液染菌的风险,与外部保持罐内外压力平衡,使得整个配液过程无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百汇制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百汇制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9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板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金属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