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筋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0111.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2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华;丁亮;蒋基安;于洋;张才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建筑 钢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筋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呈均匀分布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包括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用于调节切割长度;对齐组件,所述对齐组件使钢筋端部齐平稳固,通过套筒带动第三滑杆向下移动,在倾斜的第三限位滑槽的相互作用下,使钢筋两端与抵压板以及活动块紧密压合,又设置限位圈槽卡接钢筋,避免由于两端未充分抵压固定、钢筋倾斜而导致钢筋长度不符合要求现象的发生,当钢筋切割完成后,通过第一棘牙与第二棘牙卡接固定,从而带动活动板远离固定槽,切割完成的钢筋进入第三固定板内,并通过凹槽内的钢丝绳快速完成绑扎吊离,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人工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筋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筋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在建筑项目生产材料中是成本占比最大的原材料之一,大约占总成本的30%-40%。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的发展,钢筋下料实现集中化、工厂化,最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使用。
虽然通过钢筋加工厂标准化生产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钢筋下料精度和效率,但具统计,目前钢筋生产废料率仍高达3%~5%,而废料产生后,相对于本构件生产的尺寸要求或大或小,尺度不合适一部分虽可调配到其他构件上进行处理,但一方面耽误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另一方面后续调配其他合适的构件的局限性较大,费时费力,且待调配的钢筋占据工厂存放空间,另一部分无法调配到其他构件上的钢筋只能报废处理,不利于建筑项目的降本增效。现有的较多的设备为数据钢筋剪切生产线,通过滚轮将多根钢筋移动到设备端部,多根一刀切完成下料,但由于钢筋上没有固定作用,尤其使钢筋末端,钢筋端部不能与设备一端紧密抵压,或者出现钢筋倾斜,导致钢筋切割长度与刻度调节长度存在偏差,又切割完成后钢筋堆积在设备上,需人工搬运整理,方能进行下批次钢筋的下料生产工作,费事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筋下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筋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筋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呈均匀分布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包括用于调节切割长度的切割组件;使钢筋端部齐平稳固的对齐组件。
优选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两侧呈均匀对称结构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中部呈对称结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限位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切刀块,所述第一套筒外表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和套管,所述电机后侧设置调节组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与电机连接固定的第一活动杆,所述调节板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调节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刻度条,所述调节板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限位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对齐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活动块、抵压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活动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限位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活动块靠近切刀块一侧开设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抵压板与第二活动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动杆外表面卷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动块以及抵压板挂接配合,所述活动块内部开设有呈倾斜角度的第三限位滑槽,所述第三限位滑槽顶面开设有贯穿活动块的第四限位滑槽,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内滑动配合有多个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穿过第四限位滑槽的第四滑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四滑杆连接固定,所述抵压板右方设有固定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0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风用空气过滤器微生物过滤性能评价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层状岩体控制爆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