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0747.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之骏;汤一村;黄伟;杨永文;李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8F1/42;F28F9/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同轴 气流 组合式 多级 高效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属于流体换热技术领域。该换热器包括多级布置的单元换热器、轴线气流入口、内部固定环、外部固定环和轴线气流出口。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器是一种利用液态金属作为传热工质、利用微通道进行传热的复合式换热器;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提升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相比于传统单级管壳式换热器,其单位换热空间内有效换热面积提升了约5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种类繁多,各具特点,按传热原理可分为: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以及复式换热器等;按照结构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板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等。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坚固、可靠、适应性强、易于制造、能承受较高压力和温度,但是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不如其他新型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敏感性较小,但是管外流体流速很小,因而传热系数小、传热效率低、需要的传热面积大。套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传热系数高,但是金属消耗大、检修清洗麻烦。管板式换热器传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易于制造,但是流动阻力大、流道易堵塞、耐压性能比管式换热器差。现有常见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差异较大,浮头式换热器最高耐温约400℃,耐压约6.4MPa;板式换热器工作温度在-30℃~180℃,压力最高约1.6MPa;板翅式换热器选用适当的材料,可用于1000K温度的热交换。
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缺点在于:
1)换热器设计没有针对高温、高压轴流使用环境设计,对目标使用环境进行针对性设计。现有的换热器通常针对不同的适用场合进行设计,难以兼顾工作温度、换热介质、结构紧凑性、流动压降等多种参数的需求。此外,在高温情况下,由于使用空间和材料物性的限制,常见换热器换热面积难以满足换热需求,需要进行特殊性结构设计以增大结构紧凑性。
2)轴流气流条件对换热器换热效率和轴向流动损失均具有较大要求,现有换热器流动损失较大。一方面要求换热过程追求最好的换热效率与换热速度,另一方面要求换热器换热过程对流动的干扰降低到最小阶段,以降低轴向流动的损失。现有换热器换热表面设计造成的气流损失较大,影响气流换热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换热器,在于解决传统换热器结构设计不足的问题。提供高压、高温轴向气流环境下的高效、低气流损耗换热环境,提升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加热气流换热过程中的流动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换热效率、结构紧凑、适用于管型或环型通道内的换热器。该换热器是一种利用液态金属作为传热工质、利用微通道进行传热的复合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包括单元换热器1-1、轴线气流入口1-2、内部固定环1-3、外部固定环1-4和轴线气流出口1-5。
所述单元换热器1-1包括加热工质入口管路2-1、加热工质一级分流管2-2、加热工质二级分流管2-3、波纹换热薄翅2-4、加热工质二级汇流管2-5、加热工质一级汇流管2-6、加热工质出口管路2-7、加热入口2-8和加热出口2-9。
其中,波纹换热薄翅2-4为两端开口的扁管状结构,两开口端均为均匀波纹状,相邻两波纹之间的分布间隔不大于20mm。两开口端间的腔室形成波浪纹矩形流道,波浪纹矩形流道的上下表面间隔不大于10mm。60个波纹换热薄翅2-4的开口端沿轴线周向均匀分布,分布角度间隔为6°,形成一个圆筒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0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PIR误触发电路和暖风机
- 下一篇:一种转向万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