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2242.8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靖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007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电子标签 集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包括机柜设备主体,所述机柜设备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人机交互部件,所述机柜设备主体靠近人机交互部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标签识别与管控部件,所述机柜设备主体靠近多个标签识别与管控部件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主门和副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由人机交互终端,主控制电路板,RFID电子标签识别与管控装置,主电控锁,电控锁控制板,电控锁,通信模组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在于集中和封闭式管理和控制RFID电子标签的使用,可以授权不同使用者使用不同的RFID电子标签,验证身份之后,有权限的可以使用,无权限的不能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目前在生活中也有多种电子标签,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不过目前使用的电子标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适配的电子标签范围较小,且所能完成的功能性较少,进而使得其使用全面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包括机柜设备主体;
所述机柜设备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人机交互部件,所述机柜设备主体靠近人机交互部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标签识别与管控部件,所述机柜设备主体靠近多个标签识别与管控部件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主门和副门;
所述人机交互部件包括人机交互终端、通信模组、主控制电路板、主电控锁、多个电控锁控制板以及多个电控锁;
多个所述标签识别与管控部件的内部均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识别与管控装置。
可选的,多个所述电控锁分别与多个电控锁控制板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控锁控制板均与主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采用该方案,电控锁控制板来控制电控锁的打开和关闭。每个电控锁控制板只能接一把电控锁,但同时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可以支持多把电控锁的管控。
可选的,多个所述RFID电子标签识别与管控装置均与主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主电控锁与主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采用该方案,人机交互终端通过主控制电路板,来控制RFID电子标签识别和管控装置,使其可以完成对RFID电子标签识读,锁定,释放,提示等操作,同时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可以支持多个RFID电子标签识别和管控装置的管控。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电路板与人机交互终端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组与人机交互终端电性连接。
采用该方案,人机交互终端通过其管理和控制整个RFID电子标签集中管控系统的其他各个部分。
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的输入端设置有触摸屏、非触摸屏、按键设备、刷卡器以及生物识别设备。
采用该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对该系统进行操作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靖,未经田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22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