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水分离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2280.3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庆利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水 分离 | ||
本申请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茶水分离杯,其既能够方便对茶水与茶叶进行分离,以便对茶水浓度进行调节,又使杯体竖直放置时水体能顺利通过活动阀,提高使用效果;包括杯体、固定座、活动阀、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活动阀位于杯体内部,第二磁吸件固定在活动阀上,固定座转动固定在杯体底部,第一磁吸件固定在固定座内,当转动固定座带动第一磁吸件进行移动时,第二磁吸件带动活动阀进行启闭,活动阀包括阀座、复位弹簧和活动芯,活动芯穿过阀座并对阀座顶部的通水孔进行遮挡,活动芯顶部设有通气口,且通气口不与通水孔相通,复位弹簧位于阀座和活动芯之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茶水分离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以及茶文化的发展,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饮用者的的饮用习惯而定,传统水杯无法实现茶水浓度的调节,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杯子,过滤网都是很简单的放进去,然后茶叶再放到过滤网上,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茶水浓度,使用中具有较大不便,且现有茶水分离杯需要倾斜才能使水体从活动阀处流出,使用较为不便,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够方便对茶水与茶叶进行分离,以便对茶水浓度进行调节,又使杯体竖直放置时水体能顺利通过活动阀,提高使用效果的茶水分离杯。
本申请提供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固定座、活动阀、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活动阀位于杯体内部,第二磁吸件固定在活动阀上,所述固定座转动固定在杯体底部,第一磁吸件固定在固定座内,当转动固定座带动第一磁吸件进行移动时,第二磁吸件带动活动阀进行启闭,所述活动阀包括阀座、复位弹簧和活动芯,活动芯穿过阀座并对阀座顶部的通水孔进行遮挡,活动芯顶部设有通气口,且所述通气口不与通水孔相通,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阀座和活动芯之间。
优选的,所述阀座包括顶板、外罩和外圈,外罩固定在顶板上,外圈固定在外罩上,所述通水孔设有若干,且若干通水孔均匀设于顶板和外罩上,所述顶板底部边缘处设有套环,套环外壁上设有密封套,所述套环底部设有卡环,且卡环顶部与密封套接触,所述活动芯包括阀板和阀杆,阀板盖在顶板上,通气口设有若干,若干通气口均匀设于阀板上,所述阀杆固定在阀板底端,且阀杆底端穿过顶板并位于外罩和外圈内侧,所述阀杆底部设有底部凹槽和螺纹结构,第二磁吸件放置在底部凹槽内部,阀杆底端螺装有帽盖,并在第二磁吸件和帽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外罩内侧的活动芯区域上,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外罩接触,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对面的磁极相反。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外圈内侧的活动芯区域上,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外圈和帽盖接触,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对面的磁极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盖板、底盖、内塞壳、螺纹柱和螺柱套,所述盖板卡固在底盖上,且盖板能在底盖上进行转动,盖板与底盖之间设有橡胶圈,所述螺柱套一端固定在盖板上,螺柱套另一端设有环形槽,螺柱套中心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柱固定在螺纹套内壁上,螺纹套带动螺纹柱旋转插入至螺纹口内部,且螺纹套插入至环形槽内侧,螺纹柱上设有固定槽,第一磁吸件放置在固定槽内部,所述盖板中心设有封板,且封板一端卡固在固定槽槽口上并与第一磁吸件接触,所述内塞壳套装在螺纹套和螺柱套外侧并与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且内塞壳外侧的卡块凸起插入至螺纹套外侧的纵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庆利,未经朱庆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2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装饰板滑动式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离心风机多翼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