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拼装的再生混凝土路缘石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2404.8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卢鹏;刘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盛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拼装 再生 混凝土 路缘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基建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拼装的再生混凝土路缘石,包括由再生混凝土制成的立方状块体,块体顶面靠近人行道的一侧设有沿块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拼装口,拼装口截面呈矩形,拼装口侧立面与块体靠近人行道的侧立面平齐。行道砖可以从拼装口的位置开始铺设,靠近路缘石的行道砖底部有一部分搭接在拼装口底面,从而避免行道砖顶面与路缘石顶面出现高度差,进而利于卫生清洁,并且能避免行人摔倒规避安全隐患,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基建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拼装的再生混凝土路缘石。
背景技术
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城市道路的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设路缘石,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边缘、行车道右侧边缘或路肩外侧边缘常也需设路缘石,是预制基建构件技术领域特别常见的耗材。
其中铺设在路肩与人行道之间的路缘石,路肩一侧为水泥或沥青道路,人行道一侧通常会铺设行道砖,但是因为经常踩踏或者行道砖底部的砂石松动流失,经常会出现行道砖沉降而低于路缘石的情况,导致环卫人员在打扫时面临垃圾渣滓难以扫下人行道聚拢收集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因为行道砖顶面与路缘石顶面存在高度差,而且路缘石的宽度不易察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下人行道的行人摔倒。
因此,预制基建构件技术领域亟需一种可以避免行道砖顶面与路缘石顶面出现高度差,从而利于卫生清洁并且能避免行人摔倒规避安全隐患的,便于拼装的再生混凝土路缘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行道砖顶面与路缘石顶面出现高度差,从而利于卫生清洁并且能避免行人摔倒规避安全隐患的,便于拼装的再生混凝土路缘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拼装的再生混凝土路缘石,包括由再生混凝土制成的立方状块体,所述块体顶面靠近人行道的一侧设有沿块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拼装口,所述拼装口截面呈矩形,所述拼装口侧立面与块体靠近人行道的侧立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拼装口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孔,所述拼装口底面设有具有不同厚度规格的垫块,所述垫块对应插孔的位置设有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顶面远离人行道的棱边设为圆弧过渡的弯弧部。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的底面中部设有竖直延伸的钎棒,所述钎棒下端呈尖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钎棒上端与块体插拔式连接,所述块体底面对应钎棒的位置设有让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中包含的粗骨料为建筑废渣再生颗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再生混凝土制成的立方状块体,块体顶面靠近人行道的一侧设有沿块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拼装口,拼装口截面呈矩形,拼装口侧立面与块体靠近人行道的侧立面平齐。行道砖可以从拼装口的位置开始铺设,靠近路缘石的行道砖底部有一部分搭接在拼装口底面,从而避免行道砖顶面与路缘石顶面出现高度差,进而利于卫生清洁,并且能避免行人摔倒规避安全隐患,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剖切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块体,2-拼装口,3-插孔,4-垫块,5-弯弧部,6-钎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盛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眉山盛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2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