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沉泥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4328.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信达祺;王新硕;王静海;许燕;张晨;王雪;周童心;曹祥博;秦子明;赵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E03F5/02;B01D21/26;B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沉泥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沉泥井,涉及污水排放领域,包括:砂水分离井室,砂水分离井室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直圆筒状,第二部分为锥状,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下侧;进水管,设置在第一部分的一侧,进水管与砂水分离井室相连通,进水管的轴线不穿过第一部分的中心,使得通过进水管进入砂水分离井室内的水流形成旋流;出水管,设置于进水管的上方,与砂水分离井室相连通;通气孔,设置在砂水分离井室的顶壁上;沉泥井室,设置在砂水分离井室下方,沉泥井室内活动设置有盛泥筒,盛泥筒的上端开口与第二部分的下端连通;在砂水分离井室内形成旋流,利用离心作用将固体杂质分离,收集到盛泥筒内,去除固体杂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排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雨水沉泥井。
背景技术
目前对初期期雨水处理的设施较少,小区内雨水调蓄设施多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现阶段应对水中固体杂质沉积的做法多采用设置沉泥井的做法,沉泥井是在通用检查井的井底部设置60cm深沉泥槽,进行定期清挖沉泥,该做法应用在雨水管道系统时有两处不足:1、沉积的淤泥不易清出,清理费用高,初次降雨后沉泥槽内积满雨水和淤泥,如不及时清掏,下一次降雨时雨水在沉泥槽上部通过,形成短流,没有有效的停留时间,沉泥效果差;2、遇强降雨,雨水管道内雨水流量大,雨水流速高,沉泥槽内沉积污染物易被再次冲起随雨水进入下游水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雨水沉泥井,通过进水管的轴线与砂水分离井室的角度设计,使得进水水流在砂水分离井室内形成旋流,利用离心作用将密度大于水的固体杂质迁移至砂水分离井室的侧壁而后沿侧壁移动至沉泥井室,提高固体杂质去除效果,并且采用盛泥筒盛装污泥,盛泥筒方便取出清理和更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沉泥井,包括:
砂水分离井室,所述砂水分离井室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直圆筒状,第二部分为锥状,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下侧;
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砂水分离井室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不穿过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使得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所述砂水分离井室内的水流形成旋流;
出水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上方,与所述砂水分离井室相连通;
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砂水分离井室的顶壁上;
沉泥井室,设置在所述砂水分离井室下方,所述沉泥井室内活动设置有盛泥筒,所述盛泥筒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下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侧壁相切。
可选地,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穿设于所述通气孔内,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砂水分离井室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砂水分离井室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通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盛泥筒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砂水分离井室的侧壁上铺设有紫外固化薄膜。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出水管的轴线的夹角为90°~180°。
可选地,所述砂水分离井室上方设置有检修室,所述检修室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所述检修孔上覆盖有检查井盖。
可选地,所述盛泥筒为提篮格栅。
可选地,所述雨水沉泥井内设置有井管,所述井管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井管分隔成所述沉泥井室、所述砂水分离井室、所述检修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沉泥井,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4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用一体式SBR反应器
- 下一篇:带减压阀的柱塞泵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