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5422.1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星;胡亚洲;王晓清;赵伟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舜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排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1)、第一分水管(2)、第二分水管(3),过滤沉淀池(4),杀菌池(5),所述第一分水管(2)连通第一蛙池(6),第一蛙池(6)的尾部设有第一出水管(7);第二分水管(3)贯穿第二蛙池(8)、第三蛙池(9)、第四蛙池(10),第二分水管(3)在第二蛙池(8)、第三蛙池(9)、第四蛙池(10)依次设有第二出水口(81),第三出水口(91),第四出水口(101),在第二蛙池、第三蛙池、第四蛙池的尾部依次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和第四出水管。本申请能保持水质良好,水不串池、分池流水,能防控病菌串池风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石蛙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以干净清洁的山泉水为好,且要勤换水,以确保水质的良好。
传统的石蛙养殖方式采用封闭式养殖,养殖池内里的水是石蛙在生长中的饮用水,如果这些饮用水被污染,就会影响石蛙的生长,甚至会使石蛙致病,严重的会导致石蛙的死亡。为了保证养殖池池内水质的良好,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抽水机来进行换水,以保证水质的新鲜,但是这种方法十分的麻烦,耗费的较大的人力物力,由于石蛙的代谢是不间断的,而换水是隔那么1-2天进行的,因此就无法保证石蛙代谢产生的污水能完全置换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持水质良好,水不串池、分池流水,能防控病菌串池风险的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过滤沉淀池,杀菌池,所述第一分水管连通第一蛙池,第一蛙池的尾部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二分水管贯穿第二蛙池、第三蛙池、第四蛙池,第二分水管在第二蛙池、第三蛙池、第四蛙池依次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第四出水口,在第二蛙池、第三蛙池、第四蛙池的尾部依次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和第四出水管。
所述第一分水管上设有第一开关。
所述第二分水管上设有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口高于第一出水管位置0.8-1.0m。
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水渠。
所述水渠经第一排水管连通鱼池。
所述杀菌池内设有水泵。
所述进水管连通引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持流水状态,保持水质良好,夏天可降低池水温度1-2℃。
2、每池安装有进出水管,通过开关控制调节水速的大小,做到水不串池,分池流水,能防控病菌串池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石蛙养殖的进排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1、第一分水管2、第二分水管3,过滤沉淀池4,杀菌池5,第一分水管2连通第一蛙池6,第一蛙池6的尾部设有第一出水管7;第二分水管3贯穿第二蛙池8、第三蛙池9、第四蛙池10,第二分水管3在第二蛙池8、第三蛙池9、第四蛙池10依次设有第二出水口81,第三出水口91,第四出水口101,在第二蛙池8、第三蛙池9、第四蛙池10的尾部依次设有第二出水管82、第三出水管92和第四出水管102。在进水管1上设有第四开关23。
第一分水管2上设有第一开关21。第二分水管3上设有第二开关31。每池安装有进出水管,通过开关控制调节水速的大小,做到水不串池,分池流水,能防控病菌串池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舜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舜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5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