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悬挑移动平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7289.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宇;许宗策;卢蓓蓓;刘朕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业之峰诺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1/15;E04G5/16;E04G5/02;E04G5/14;E04G5/10;E04G5/08;E04G7/28;E04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移动 平台 结构 | ||
一种组合式悬挑移动平台结构,包括支撑架体和悬挑平台;支撑架体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支撑架体的底部、靠近滚轮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放大脚;支撑架体的下部两侧设有配重架,且在右侧的配重架上设置有配重块;支撑架体的上部、靠近顶部位置处设有横撑和纵撑;支撑架体的前侧、位于横撑与底横杆之间连接有爬梯;悬挑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体的顶部,并且悬挑平台的右端超出支撑架体的右侧;悬挑平台包括有挑板架、挑板和栏杆;挑板架与支撑架体之间通过螺栓可调连接;所述挑板铺设在挑板架上;栏杆沿着挑板架超出支撑架体的部位的边缘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脚手架占用空间大、搭设周期时间长、费用高、拆装及搭设复杂、影响正常运营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移动脚手架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商场、酒店等中庭、层间偏高部位等局部施工和维修的传统做法为搭设脚手架,但是搭设脚手架存在相对占用空间大、搭设周期时间长、费用高、拆装及搭设复杂、影响正常运营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悬挑移动平台结构,要解决传统的脚手架占用空间大、搭设周期时间长、费用高、拆装及搭设复杂、影响正常运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悬挑移动平台结构,包括有支撑架体和悬挑平台;所述支撑架体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包括有立杆、底横杆、底纵杆、顶横杆和顶纵杆;所述立杆为长度可调杆件,且在立杆的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靠近滚轮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放大脚,且放大脚与支撑架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体的下部两侧、位于底横杆之间设置有配重架,且在右侧的配重架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支撑架体的上部、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横撑和纵撑;在支撑架体的前侧、位于横撑与底横杆之间连接有爬梯;所述顶横杆上、沿横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悬挑平台设置在支撑架体的顶部,并且悬挑平台的右端超出支撑架体的右侧;所述悬挑平台包括有挑板架、挑板和栏杆;所述挑板架为矩形框格结构,在挑板架的前后侧边上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相邻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一连接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挑板架与支撑架体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的螺栓可调连接;所述挑板铺设在挑板架上;所述栏杆沿着挑板架超出支撑架体的部位的边缘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剪刀撑;所述剪刀撑的两根斜杆均长度可调,且两根斜杆之间铰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撑与顶横杆之间的间距为不大于1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大脚包括有连接杆和底盘;所述连接杆与底横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固定在连接杆的底部,且底盘支撑在地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架包括有支撑板和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用以托接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悬挑移动操作平台,具有占用空间小、拆卸便捷、平台伸缩灵活等特点,既可满足中庭、层间较高等部位施工和维修需求,又可在空间狭小的部位通过悬挑平台解决施工操作难度大的难题,可根据中庭的高度、位置等操作条件进行具体制作。
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悬挑移动平台结构,构造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效果好、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占用空间较小,并且组合式悬挑移动平台结构为可拆卸式,便于运输及周转使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对室内挑空部分,层间梁、楼板、柱面等局部装饰维修、设备更换、灯箱广告拆装等工作使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下一楼层的楼板上,挑板架悬出一定距离后形成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避免搭设脚手架费用过大。
4、本实用新型拆装灵活,不受楼层限制,对于高空间的使用非常方便,仅考虑在相邻下一层楼板上设置即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业之峰诺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业之峰诺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7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小体积支护体系
- 下一篇:一种内圆珩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