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8347.4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5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55;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炼 可控 握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其具有握柄,所述的握柄的两端垂直连接支架,所述的支架上端固定拉力组件;所述的拉力组件包括固定座、拉板、拉孔、拉簧、调节螺母、调节槽口、伸缩杆和显示屏;所述的固定座水平设置在支架上端;所述的拉板上端两侧分别通过伸缩杆垂直连接,所述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槽口开设在固定座上端;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固定座侧壁上;所述的拉簧套设在伸缩杆上,所述的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拉板上;所述的拉板上开设若干拉孔。该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可以实现握力次数的统计和握力大小的自行调节;提高手握部位的温度,提高整体使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握力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98%的患者都经过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是指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此种缝合方式即构成一个动静脉内瘘。缝合后内瘘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稳定,形成成熟的内瘘,从而可以进行透析治疗。目前针对内瘘锻炼的器材主要为握力器,普通的握力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握力器不具备计数功能,患者在自己使用过程中需要自己记录锻炼次数,一些患者时常出现次数不足的情况,导致锻炼效果差;二、锻炼强度固定,一般锻炼握力器强度为20kg,这个正常锻炼是合适的,但是对于刚刚完成手术的病人或者儿童、老人,这个强度过大,不适合马上进行这个强度的锻炼;三、手感冰冷,冬天握持手部温度交底,不利于血液循环,不利于形成成熟的内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握力次数的统计和握力大小的自行调节;提高手握部位的温度,提高整体使用舒适性,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具有握柄,所述的握柄的两端垂直连接支架,所述的支架上端固定拉力组件;所述的拉力组件包括固定座、拉板、拉孔、拉簧、调节螺母、调节槽口、伸缩杆、显示屏和拉力传感器;所述的固定座水平设置在支架上端;所述的拉板上端两侧分别通过伸缩杆垂直连接,所述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槽口开设在固定座上端;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固定座侧壁上;所述的拉簧套设在伸缩杆上,所述的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拉板上;所述的拉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拉簧与拉板连接处;所述的拉板上开设若干拉孔。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握柄内部嵌入设置移动电源,所述的移动电源电性连接控制芯片;所述的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显示屏。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握柄外侧包覆设置加热层,所述的加热层电性连接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拉板下端中部设置凸块,所述的握柄上端相对凸块位置处开设槽口,所述的槽口内嵌入设置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座上端一侧铰接翻盖。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伸缩杆端部还设置压板,所述的调节螺母螺旋固定在压板上。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拉孔外圈还设置LED灯珠,所述的LED灯珠电性连接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握力次数的统计和握力大小的自行调节;提高手握部位的温度,提高整体使用舒适性,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中医院,未经湖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8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