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8483.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友;潘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复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6;H05K5/03 |
代理公司: | 广西科泰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6 | 代理人: | 谭玉梅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区 白蚁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板,所述开口板与连接盖之间设置有契合槽,所述契合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磁圈,所述一号磁圈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槽、二号连接板与橡胶板,能够方便一号连接板的安装同时密封的效果较好,通过设置有开口板、契合槽、一号磁圈、活动盖与二号磁圈,能够方便装置电池的更换,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蚁群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亦称虫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在发现是通常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清除,而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是一种用于林区中对白蚁蚁群进行监控的装置,以方便人们对白蚁进行监控处理;现有的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的上端连接板与装置主体之间的安装效果不够好,连接密封性效果较差,其次,当蚁群监控装置内电池耗电完成后电池的更换较为麻烦,不够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林区白蚁蚁群监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板,所述开口板与连接盖之间设置有契合槽,所述契合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磁圈,所述一号磁圈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的下端设置有二号磁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盖的内部设置有监控电路板,所述监控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装置部件的布设。
优选的,所述二号连接板与一号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板与二号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与二号连接板和橡胶板均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连接槽与二号连接板和橡胶板均之间的连接吻合。
优选的,所述开口板与连接盖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契合槽与一号磁圈相匹配,所述一号磁圈与开口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磁圈与一号磁圈之间为磁力连接,所述活动盖与二号磁圈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与开口板相匹配,所述一号磁圈和二号磁圈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开口板与连接盖之间的连接稳定。
优选的,所述监控电路板与连接盖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通孔呈阵列分布,所述连接组件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下端设置有监控结构,所述电池与监控电路板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连接线与电池之间为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电池为监控电路板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复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复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8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瘘锻炼用可控温握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温度监测结构、电池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