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无头木吉他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0091.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知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8 | 分类号: | G10D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无头木 吉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无头木吉他,包括琴颈和与琴颈相连的琴身,所述琴身正面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下方设有琴枕,琴枕下方设有下弦栓。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琴颈、琴身和安装在琴身上的下弦栓的配合,无需琴头,大大降低了吉他成本,在琴身处装有贯穿琴身的蓝牙播放器,在不进行弹奏时,利用吉他琴身的优点播放音乐,既优化了音乐,又避免了吉他闲置,尤其适合吉他音乐的播放,使播放的吉他音乐更加真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无头木吉他。
背景技术
古典吉他被誉为同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乐器之一。被认为是吉他艺术的最高形式。古典吉他细腻而多变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多声部的演奏能力,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能诠释自如。
有资料显示,现有的吉他从上往下分别依次设有琴头、琴颈和琴鼓为了使弦可以拉得更有张力,琴头都设置为向底部弯曲,这样工艺上就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而且琴头除了张拉琴弦之外并无其他功用。琴身是吉他的必要部件,它起到固定琴弦与装载扩音器的作用,而现有的吉他琴体较为宽大,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吉他使用时间并不长,因此在不使用时,吉他的巨大体积便导致收纳时的困难。吉他琴身具有良好的声音扩散作用和音色美化作用,因此在不进行弹奏时,利用吉他琴身的优点播放音乐,既优化了音乐,又避免了吉他闲置,尤其适合吉他音乐的播放。
中国专利文献CN205318842U公开了一种“无头电吉他”。采用了包括有琴身、设置在琴身前侧的琴颈,琴颈前端设有弦锁,琴身上设有弦桥,所述的弦桥包括有固定板、拉弦板,拉弦板与固定板铰接设置,拉弦板上设有绕线滑轮,所述的拉弦板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绕线滑轮转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有蜗轮、蜗杆,蜗轮套设在绕线滑轮上,蜗轮与绕线滑轮联动配合,蜗杆设置在拉弦板上,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蜗杆转动的调节轮。上述技术方案并未解决吉他闲置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的吉他琴头增加成本,闲置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无头木吉他,通过琴颈、琴身和安装在琴身上的下弦栓的配合,无需琴头,大大降低了吉他成本,在琴身处装有贯穿琴身的蓝牙播放器,在不进行弹奏时,利用吉他琴身的优点播放音乐,既优化了音乐,又避免了吉他闲置,尤其适合吉他音乐的播放,使播放的吉他音乐更加真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琴颈和与琴颈相连的琴身,所述琴身正面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下方设有琴枕,琴枕下方设有下弦栓。下弦栓设置在琴身,用于调节琴弦的松紧,实现无琴头的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琴枕和下弦栓与琴身之间设有垫片。垫片用于辅助琴枕和下弦栓的安装,避免对琴身造成损伤,影响吉他音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垫片右侧设有蓝牙播放器,所述蓝牙播放器表面与琴身表面保持水平。蓝牙播放器表面与琴身表面保持水平使琴身表面水平,确保吉他的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的蓝牙播放器贯穿琴身。使蓝牙播放器工作时音乐能够完全从琴身中播放,保证音乐的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琴枕上设有琴桥,所述琴桥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琴身下侧面设有拾音器孔。拾音器孔用于安装拾音器,用于辅助吉他发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琴颈、琴身和安装在琴身上的下弦栓的配合,无需琴头,大大降低了吉他成本,在琴身处装有贯穿琴身的蓝牙播放器,在不进行弹奏时,利用吉他琴身的优点播放音乐,既优化了音乐,又避免了吉他闲置,尤其适合吉他音乐的播放,使播放的吉他音乐更加真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图。
图中1琴颈,2琴身,3空腔,4垫片,5琴枕,6琴桥,7下弦栓,8拾音器孔,9蓝牙播放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知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知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0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