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0449.X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严永华;刘永忠;王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欣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8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孟贝蒂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喉罩气道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包括罩囊,罩囊连接通气管,通气管远离罩囊的一端设有加固环,通气管表面与加固环连接处设有螺纹A,加固环内壁设有螺纹B,加固环一端内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内直径,加固环两端均为开口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气管套在呼吸机的出气管上,然后将固定环内的螺纹B与通气管外围的螺纹A实现螺纹连接,由于固定环两端均为开口状态,同时一端内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内直径,所以在大直径端螺纹连接后向小直径端螺纹连接过程中对通气管和呼吸机的出气管的贴合实现了一个夹紧的力,大大提高了通气管与呼吸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尤其是心肺复苏的病人,在第一时间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病人需要手术而接受全身麻醉时,为维护其呼吸换气,患者需要接受气道处理的装置,如气管插管等,但前述装置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患者的心肺反应,甚至造成呼吸道损伤;而且在急救过程中往往因为其操作技术较高等原因,耽误宝贵的时间。目前,喉罩气管导管装置已成功地应于手术麻醉和危重患者抢救,尤其是对于大量困难气道的患者更是首选。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的一端是要连接呼吸机的,连接固定度不高,连接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喉罩气道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罩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远离罩囊的一端设有加固环,所述通气管表面与加固环连接处设有螺纹A,所述加固环内壁设有螺纹B,所述加固环一端内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内直径,所述加固环两端均为开口状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为医用软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环为硬质塑料材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纹A与螺纹B互相咬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内靠近加固环的一端内腔设有过滤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罩囊上还设有充气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指示球囊和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通气管套在呼吸机的出气管上,然后将固定环内的螺纹B与通气管外围的螺纹A实现螺纹连接,由于固定环两端均为开口状态,同时一端内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内直径,所以在大直径端螺纹连接后向小直径端螺纹连接过程中对通气管和呼吸机的出气管的贴合实现了一个夹紧的力,大大提高了通气管与呼吸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囊,2-通气管,21-螺纹A,3-过滤网,4-加固环,41-螺纹B,5-充气管,6-球囊,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欣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欣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0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集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虎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