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空两域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1688.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钱代维;樊伟;徐彬;刘春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曹洋苛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空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空两域无人机,涉及无人飞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所述陆空两域无人机还包括布置在机身上方的至少两个螺旋桨和设置在机身下方的至少三个轮腿,所述轮腿包括上部轮腿和下部轮腿,各上部轮腿上端分别连接在机身上转动展开,各下部轮腿上端分别与上部轮腿下端连接,各下部轮腿能沿上部轮腿的长度方向靠近机身收缩贴合,并能沿上部轮腿的长度方向远离机身旋转展伸开,且各下部轮腿从机身的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展开。轮腿的结构采用轻量化设计的方案,轮腿采用两侧板材结构,在中间形成镂空,板材的一端底部连接。使得空间体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耗电小,成本低,续航能力适中,以此提高整个陆空两域无人机的适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空两域无人机,涉及无人飞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飞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一些特殊任务,这些任务对于人为操作来说相对危险或者困难。目前在航拍、农业、灾难救援等等各个方面的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现有的旋翼式无人飞机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不需要起飞降落的跑道,起降场地限制低要求小,能够在空中悬停,速度相对稳定,能往各个方向灵活转向飞行。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飞行稳定性一般,航程较短,滞空时间较短,任务载荷较小等等;现有的固定翼式无人飞机虽然具有明显优势:飞行稳定,滞空时间长,航程远,飞行高度高。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需要起飞降落的跑道,起降场地受限制;速度过于快,导致灵活性较差;现有的陆空两栖无人飞机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同时执行多种任务,如事故救援,森林防火,运输紧急药物。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空间体积大,耗电大,成本高,续航能力弱等。
因此为了实现对传统无人飞机的优化和完善,保持并发扬传统无人飞机的优势,弥补并克服传统无人飞机的劣势,有必要在传统无人飞机的基础上,将其转型设计成陆空两栖的多域无人飞机车。本申请拟针对现有的陆空两栖无人飞机的缺点,考虑将陆地行走机构设计成可折叠收缩形式的轮腿,使整个无人机的质量体积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便更好地执行人为操作相对危险、困难的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空两域无人机,与现有的一般形式的陆空两栖多域无人飞机相比,在空间结构上能实现陆地行走机构的折叠收缩,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机动灵活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空两域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陆空两栖无人飞机还包括布置在机身上方的至少两个螺旋桨和设置在机身下方的至少三个轮腿,所述轮腿包括上部轮腿和下部轮腿,各上部轮腿上端分别连接在机身上转动展开,各下部轮腿上端分别与上部轮腿下端连接,各下部轮腿能沿上部轮腿的长度方向靠近机身收缩贴合,并能沿上部轮腿的长度方向远离机身旋转展伸开,且各下部轮腿从机身的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轮腿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两块板材,上部轮腿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机身连接并能绕第一连接件旋转展开,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下部轮腿连接并能绕第二连接件旋转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轮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板材,下部轮腿的板材上端的两个内侧面分别贴在上部轮腿的板材下端的两个外侧面,第二连接件穿过上部轮腿下端和下部轮腿上端形成上部轮腿和下部轮腿转动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轮腿的结构采用轻量化设计,上部轮腿和下部轮腿的结构类似,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板材,形成U型截面,板材中间采用拓扑优化的设计理念,在保证足够强度的条件下,将板材部分材料镂空。
进一步地,上部轮腿和下部轮腿连接后,上部轮腿和下部轮腿都能延交接处的连接件旋转展开,所以轮腿可折叠后收缩在机身下部形成的凹槽中,使整体机构占用的空间体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轮腿可展开幅度大,展开后的轮腿高度高,可以涉水行走;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轮腿的两块板材的下端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安装转向轮,所述转向轮活动连接在下部轮腿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1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酐生产中蒸汽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馅料食品高速成型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