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制备氯化亚锡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2876.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白仁斗;胡洋;张锐峰;黄潇;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9/06 | 分类号: | C01G1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61017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利用 盐酸 尾气 制备 氯化亚锡 系统 | ||
一种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制备氯化亚锡的系统,包括浓盐酸反应器(1)、热交换器(2)、冷稀盐酸储罐(3)、热稀盐酸保温储罐(4)、稀盐酸反应器(7);浓盐酸反应器的尾气出口(11)与热交换器的进气口(21)连接,冷稀盐酸储罐的第一出液口(31)与热交换器的第二进液口(22)连接,热稀盐酸保温储罐的第三进液口(41)与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液口(23)连接,热稀盐酸保温储罐的第三出液口(42)与稀盐酸反应器的第四进液口(71)连接,稀盐酸反应器的第四出液口(72)与浓盐酸反应器的第一加液口(12)连接,热交换器的第五出液口(24)与冷稀盐酸储罐的第五进液口(32)连接,浓盐酸反应器设有排料口(13)。本系统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稀盐酸的尾气制备氯化亚锡,节能环保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氯化亚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制备氯化亚锡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氯化亚锡(SnCl2·2H2O)主要用于电镀工业、染料、漂白、媒染、脱色剂和分析试剂等工业。目前一般采用浓盐酸法制备氯化亚锡,是将锡与高浓度的盐酸自然反应、浓缩,至溶液比重达到规定值后过滤、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得到晶体。该法操作简单、质量稳定,但常温下低于20%wt的盐酸与锡反应缓慢,基本没有工业反应价值,因此制备氯化亚锡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而浓盐酸有挥发属性,在反应、浓缩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含氯化氢的尾气,尾气经过冷凝、吸收后得5-20%wt的含锡稀盐酸。由于稀盐酸中含有一定量的锡,限制了稀盐酸用于其它领域,且稀盐酸易形成共沸难以提浓。目前稀盐酸的处理装置采用简单的容器,将大量碱性物质加入到盛放稀盐酸的容器中,将稀盐酸中和到pH6-9、澄清后达标排放,存在稀盐酸和碱性物质等资源的浪费,并且处理成本高、污水量大、沉淀渣多,处理后的水存在氯含量高,铅、镉偶有超标等问题,环保压力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制备氯化亚锡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制备氯化亚锡的系统,包括浓盐酸反应器、热交换器、冷稀盐酸储罐、热稀盐酸保温储罐、稀盐酸反应器;所述浓盐酸反应器的顶部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的下部进气口连接,所述冷稀盐酸储罐的第一出液口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上部的第二进液口连接,所述热稀盐酸保温储罐的第三进液口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液口连接,热稀盐酸保温储罐的第三出液口通过管路与稀盐酸反应器的第四进液口连接,稀盐酸反应器底部的第四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浓盐酸反应器顶部的第一加液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底部的第五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冷稀盐酸储罐的第五进液口连接;在连接热稀盐酸保温储罐和稀盐酸反应器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抽液泵,在连接稀盐酸反应器和浓盐酸反应器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抽液泵;所述浓盐酸反应器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浓盐酸反应器、稀盐酸反应器、冷稀盐酸储罐、热稀盐酸保温储罐、热交换器的内壁均设置有耐盐酸内衬。
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盐酸内衬的材料为包含陶瓷、聚四氟、石墨。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稀盐酸尾气直接制备氯化亚锡,同时直接利用了稀盐酸尾气带有的热量,节能环保高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制备氯化亚锡产生的稀盐酸尾气的环保压力,并同时制备得到氯化亚锡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2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施工安装用电缆裁剪工具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发酵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