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卫生型竹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7615.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14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卫生 竹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卫生型筷子,包括筷杆、支撑球和定位结构;筷杆包括夹合段、过渡段和手持段,夹合段为截面直径不等的圆柱体结构,手持段为截面积不变的方形柱体结构,过渡段为用于平滑过渡夹合段和手持段的凸台结构;夹合段穿过支撑球并与支撑球过盈配合;定位结构包括盲孔、定位孔和定位销,盲孔位于夹合段靠近过渡段的位置,定位孔设在支撑球上,定位销两端分别位于定位孔和盲孔内,实现支撑球的定位安装并防止支撑球转动脱落;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球与桌面接触形成支点,手持段向下倾斜,夹合段被翘起,筷子只有支撑球一点和手持段的端面边线与桌面接触,避免大面积接触对筷子造成污染,同时筷子不容易滚动掉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食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卫生型竹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形条棍,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筷子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形制或方或圆各异。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目前常用的筷子为木筷、竹筷和一次性筷子。竹筷相较于木筷更不容易受污染而滋生细菌,不容易发霉变质,所以市场对竹筷的需求量也更大。一次性筷子一般也采用竹子制成,一次性筷子由于竹子本身含水量高、易变质等特点,为了保证一次性筷子的新鲜和漂亮外观,在加工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食品级硫磺和食品级焦亚硫酸钠等。过量使用这些添加剂会导致一次性筷子本身的微生物指标和残留指标过高,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所以无论是从环保方面还是从健康方面,普通竹筷都是最佳选择,而目前市面上的筷子五花八门,形状各异。食客使用筷子用餐时偶尔需要放下筷子进行其他动作,此时筷子被放置在餐桌上,与餐桌大面积接触,特别容易对筷子夹菜的一端造成污染,不利于食客的健康,有的餐厅通过在餐桌上放置筷托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使用筷托来支撑筷子,使筷子不与桌面大面积接触,但筷托比较占用桌面位置,容易对用餐造成影响。同时为了方便夹菜动作,绝大部分筷子的截面均为圆形,当筷子被放置在桌面上时,很容易滚落到地上,不仅增加餐厅运营成本,还会影响用餐心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竹筷摆放在餐桌上容易受污染和容易滚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卫生型筷子,包括筷杆和支撑球。
筷杆在长度方向上自左向右包括夹合段和手持段,所述手持段的质量大于夹合段的质量。所述夹合段为自左向右直径逐渐增大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手持段为横截面积不变的正方形柱体结构,手持段横截面的边长大于夹合段右端面的直径,所述夹合段和手持段为一体。
所述支撑球为球体结构,支撑球整体的直径大于手持段截面的边长,支撑球具有横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自左向右直径逐渐增大。所述支撑球位于夹合段靠右的位置,支撑球的通孔与夹合段的外圆面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筷杆分为两段式结构,夹合段为直接变化的圆柱体结构,方便夹菜;手持段为截面积不变的方形柱体结构,方便用手握持,不容易从手上滑落;支撑球位于夹合段上,支撑球的直径略大于手持段的截面宽度,将筷子放在桌面上时,支撑球与桌面接触为支点,手持段因重量大于夹合段重量而向下倾斜,手持段的末端与桌面形成线接触,夹合段被斜向上翘起,使整个筷子只有支撑球一点和手持段的端面边线与桌面接触,筷子不会与桌面大面积接触造成污染;同时由于手持段端面边线与桌面接触,使得筷子不容易在桌面上滚动。
作为优选,所述夹合段和手持段之间还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自左向右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凸台结构,过渡段的左端面为圆形,过渡段左端面的尺寸与夹合段右端面的尺寸相等,过渡段的右端面为正方形,过渡段右端面的尺寸与手持段左端面的尺寸相等。所述夹合段、过渡段和手持段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7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效果好的工业厂房进风消声通道
- 下一篇:一种PCB贴片剪脚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