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射灯二次散热技术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9709.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0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蔡余粮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余粮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77;F21V29/71;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射灯 二次 散热 技术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筒射灯二次散热技术处理装置,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安装于筒体下端,筒体的表面设有翅片,其中:筒体的顶端处设有散热件,筒体的顶端的设有第一凹位,散热件的底面设有凸柱,凸柱插置于第一凹位处,第一凹位的内壁处设有通气孔,有通气孔与筒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筒体的顶端处设有散热件,筒体的顶端的设有第一凹位,散热件的底面设有凸柱,凸柱插置于第一凹位处,起到提升散热效果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射灯技术领域,具体一种筒射灯二次散热技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筒射灯散热器利用冷段散热及压铸一体造型进行散热。当所需的LED灯具瓦数增大时,必须选择大体积的散热器,才能满足散热需求。例如12瓦射灯,所需散热器的开孔直径为9.5公分、高度为10公分;30瓦射灯,所需散热器的开孔直径则达到12公分,高度为15公分甚至更大,才能够保证到LED光源的散热效果。
可见,现有的LED筒射灯散热器体积不固定,散热效能差,大的散热器、使用材料成本高。此外,LED筒射灯的体积受散热器的影响,大体积散热器导致灯具的口径变大,外形更笨重,影响室内装修的效果,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提升散热效果的筒射灯二次散热技术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筒射灯二次散热技术处理装置,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安装于筒体下端,筒体的表面设有翅片,其中:筒体的顶端处设有散热件,筒体的顶端的设有第一凹位,散热件的底面设有凸柱,凸柱插置于第一凹位处,第一凹位的内壁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筒体相连通。
具体进一步,所述筒体的顶端处设有第二凹位,第二凹位与第一凹位相连通。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二凹位的内径大于第一凹位的内径。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凹位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凸柱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啮合。
具体进一步,所述凸柱的外表面与第二凹位的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间。
具体进一步,所述散热件呈圆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凹位呈圆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二凹位呈圆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筒体的顶端处设有散热件,筒体的顶端的设有第一凹位,散热件的底面设有凸柱,凸柱插置于第一凹位处,起到提升散热效果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
筒体1、第一凹位101、通气孔102、第二凹位103、翅片104、散热件2、凸柱201、筒盖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筒射灯二次散热技术处理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盖3,筒盖3安装于筒体1下端,筒体1的表面设有翅片104,其中:筒体1的顶端处设有散热件2,筒体1的顶端的设有第一凹位101,散热件2的底面设有凸柱201,凸柱201插置于第一凹位101处,第一凹位101的内壁处设有通气孔102,通气孔102与筒体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余粮,未经蔡余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9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