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缓冲减震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49945.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鼎言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缓冲 减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缓冲减震垫,涉及橡胶减震垫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震垫本体,减震垫本体为圆柱体结构,减震垫本体顶端通过连接套固定有弧形盖,减震垫本体内上部设有腔体,腔体、连接套和弧形盖之间形成耐压腔,减震垫本体周侧面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第一侧环体和第二侧环体,第一侧环体、第二侧环体和弧形盖的外径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套在减震垫本体顶端设置弧形盖,同时在减震垫本体上开设腔体能够形成耐压腔,通过弧形盖、第一撑环、第二撑环和连接套自身的结构与耐压腔内气体的配合,相比于现有的实体的结构规整的缓冲垫,大大提高了其减震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减震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橡胶缓冲减震垫。
背景技术
橡胶缓冲减震垫的应用领域极广,公路桥梁等应用到减震垫就更多了,减震垫往往是填在预先成型好的凹坑或凹槽内,所以减震垫往往对于凹坑或凹槽连通的周围结构的密封作用。
减震垫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外界出现压力波动时减震垫不可避免发生形变而扭曲,且减震垫越立体,这种现象越明显,且现有的减震垫多为实体的圆柱体结构,减震缓冲能力相对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橡胶缓冲减震垫,通过连接套在减震垫本体顶端设置弧形盖,同时在减震垫本体上开设腔体能够形成耐压腔,通过弧形盖、第一撑环、第二撑环和连接套自身的结构与耐压腔内气体的配合,相比于现有的实体的结构规整的缓冲垫,大大提高了其减震缓冲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的橡胶缓冲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
所述减震垫本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减震垫本体顶端通过连接套固定有弧形盖,所述减震垫本体内上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连接套和弧形盖之间形成耐压腔;
所述减震垫本体周侧面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第一侧环体和第二侧环体,所述第一侧环体、第二侧环体和弧形盖的外径依次增加;
所述减震垫本体底端中心处开设有缺槽,所述缺槽将减震垫本体底端形成支撑环;
所述弧形盖顶面由内至外依次固定有第一撑环和第二撑环,所述第一撑环和第二撑环均与弧形盖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环的高度与第二撑环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撑环的内径为弧形盖外径的五分之一,所述第二撑环的内径为弧形盖外径的五分之三。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的外沿、第一撑环的外沿、第二撑环的外沿、第一侧环体的外沿和第二侧环体的外沿均为弧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横截面为倒正梯形结构,所述缺槽的横截面为正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为的侧壁为弧形状,所述连接套的弧形部为内凹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环体和第二侧环体均为斜沿结构,所述第一侧环体和第二侧环体的倾斜方向均朝上,所述弧形盖的侧边朝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套在减震垫本体顶端设置弧形盖,同时在减震垫本体上开设腔体能够形成耐压腔,通过弧形盖、第一撑环、第二撑环和连接套自身的结构与耐压腔内气体的配合,相比于现有的实体的结构规整的缓冲垫,大大提高了其减震缓冲效果,同时设置的第一侧环体、第二侧环体和弧形盖能够实现缓冲垫与凹坑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能够提高缓冲垫的侧面的抗变形扭曲能力。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鼎言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鼎言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49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石塑复合地板
- 下一篇:一种高隔音石塑复合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