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气吸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52783.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辉;廖立;颜岭;冷江子;刘万忠;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330319***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气 吸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包括:吸收塔;中间罐;第一循环泵,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以及喷射器,所述第一循环泵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混合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罐;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五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所述吸收塔通过第六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七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三气体管路连接于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氯气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氯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中规定的剧毒化学品,在氯碱企业及用氯单位一般采用液氯钢瓶或者液氯储罐进行存储液态氯。由于氯气的剧毒特性,一旦液氯泄漏处理,危险性极大。因此液氯使用单位必须配备事故氯处理设施,部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用氯单位,事故氯处理的用电负荷应按一级负荷双电源供电设计。
但是,现有技术中事故氯处理装置,仅包括一套碱液连锁供应系统,在该系统出现问题时,事故氯处理装置将无法正常启动和工作;而且,现有技术中的事故氯处理装置的设计容量较小,无法满足大量氯气泄漏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包括:
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连接于第一气体管路,以通过第一气体管路将氯气输送至吸收塔吸收;
中间罐,所述中间罐内存放有碱液;
第一循环泵,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以及
喷射器,所述第一循环泵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混合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罐;所述第三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喷射器还连接有第二气体管路;
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五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与第三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
所述吸收塔通过第六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所述第六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之间;
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七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七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三气体管路连接于吸收塔。
可选的,所述的氯气吸收系统还包括碱液罐,所述碱液罐通过第八液体管路连接于第六液体管路,所述第六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九电磁阀,所述第八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八液体管路和第六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九电磁阀和吸收塔之间。
可选的,所述的氯气吸收系统还包括产品管路,所述产品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六液体管路,所述产品管路与所述第六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九电磁阀和第二循环泵之间。
可选的,所述吸收塔的下部还连接有排出管。
可选的,所述排出管包括U形段,并通过所述U形段形成液封。
可选的,所述碱液罐高于第六液体管路和吸收塔的连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2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拌料机用上料辅助架
- 下一篇:一种基板钢网生产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