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53967.5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陈文涛;刘玲;公多虎;王崇;何丹东;许广虎;沈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1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83006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局部 放电 带电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该技术方案对固定式超声波局放检测仪的构造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摒弃了反射面固定设置的模式,将其铰接在固定座上,并在铰接轴上固结蜗轮,在此基础上基于蜗轮蜗杆传动原理驱动转轴旋转,可调节反射面的倾角,进而可在不使用时将其放倒。同时,本实用新型不再将超声波传感器与反射面固定,而是采用独立的支撑臂承载超声波传感器,当执行检测时,将该支撑臂上扬,使超声波传感器保持在反射面焦点附近,当检测完毕后,可将该支撑臂与反射面同时放倒。放倒后不仅缩减了空间占用,而且反射面可将超声波传感器、驱动机构等部分扣压在下方,起到一定程度的笼罩、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局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
背景技术
局部放电指发生在电极之间但并未贯穿电极的放电,它是由于设备绝缘内部存在弱电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电场强度作用下发生重复击穿和熄灭的现象。它表现为绝缘内气体的击穿、小范围内固体或液体介质的局部击穿或金属表面的边缘及尖角部位场强集中引起局部击穿放电等。在高压电缆的运行维护中,局放检测是必要的测试项目。
与开关柜等地面电气设备不同,高压输电线路处于高架状态,其局放位点也位于半空,因此采用接触式检测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局放检测目前普遍采用超声波局放检测仪来进行。局部放电发生时,产生声、光、电、热、磁等物理现象。其中声为20KHz以上的超声波,以声源为中心,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超声波为机械波,不受电磁环境的影响。超声波局放检测仪就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在一定距离外收集放电现象所产生的超声波信号,从而起到检测作用。
现有技术中,超声波局放检测仪在原理上已经较为成熟,其构造主要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弧形的反射面或反射筒、服务器三部分,检测时,手持设备将弧形的反射面或反射筒朝向一定距离外的待测区域,若存在超声波则会反射到超声波传感器中,超声波传感器与服务器通信,将超声波信号发送至服务器,经服务器运算后输出检测结果,其中服务器可以为手持设备,带有显示屏,直接显示检测结果。由于普遍设计为手持结构,因此在重量和体积上只能进行控制,导致反射面的覆盖范围较小,信号接收能力较弱。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灵敏性和探测距离,高精度型超声波局放检测仪大多设计为固定式结构,且具有较大的体积。虽然采用机动车承载的模式依然能实现其便携性,但其在机动车表面占用空间较大,在不执行检测时,这种较大幅度的外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辆的行驶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可折叠放倒的超声波局放检测仪,则有望缓解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以解决超声波局放检测仪的反射面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折叠收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包括底板,固定座,轴承,转轴,第一支撑臂,蜗轮,蜗杆,电机,减速机,输出轴,非圆孔,反射面,保护壳,第二支撑臂,夹头,超声波传感器,其中,在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在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在轴承上设置有转轴,第一支撑臂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在转轴上固结有蜗轮,蜗杆通过另外的轴承设置于固定座上,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在底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和减速机,电机和减速机传动连接,在蜗杆上具有非圆孔,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非圆孔插接配合,反射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臂的上端,在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壳,第二支撑臂的下端铰接在第一支撑臂上,在第二支撑臂的上端设置有夹头,超声波传感器夹持固定在夹头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机动车,其中,在机动车的车顶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转轴竖直,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的转轴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无线模块和服务器,其中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服务器通信。
作为优选,轴承有两个,蜗轮和蜗杆位于两个轴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3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