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机内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56423.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亮;张斯栋;马魁烽;王芹;徐欢;郑海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美因医学检验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B04B7/02 | 分类号: | B04B7/02;B04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机内盖结构,该结构包括内盖主体,所述内盖主体用于在离心管放置于离心机上后与所述离心机相连,以便将所述离心管进行覆盖;离心管限位机构,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盖主体的内侧表面相连,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内盖主体与所述离心机相连后与各个离心管的管盖相抵接。本申请提供的离心机内盖结构,在离心机的内盖加装离心管限位机构,在离心机上放置离心管后,盖上离心机内盖可以有效的固定离心管的管盖,防止在离心过程中被打开或断裂,从而避免仪器和样本发生污染,保证质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机内盖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生物样品悬浮液盛放在离心管中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悬浮的微小颗粒(如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
在进行离心操作时,将离心管直接放入离心机中,盖上离心机内盖开启运行。离心管通常会配置塑料管盖,管盖可以使离心管内部的液体被密封,防止在离心过程中液体漏出。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离心管在离心机运行过程中,离心管的管盖缺乏防松动措施,使得离心管的管盖很容易被打开,严重还可能出现盖子断裂的情况。一旦发生离心管的管盖被打开后断裂脱落,极容易发生仪器污染和离心管中样本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机内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离心机内盖结构,包括:
内盖主体,所述内盖主体用于在离心管放置于离心机上后与所述离心机相连,以便将所述离心管进行覆盖;
离心管限位机构,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盖主体的内侧表面相连,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内盖主体与所述离心机相连后与各个离心管的管盖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挡块以及多根连接柱,所述限位挡块通过多根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内盖主体的内侧表面相连。
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块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块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内盖形成有螺纹孔,所述离心机的转盘上形成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的螺栓,所述限位挡块形成有通孔,所述内盖主体与所述离心机相连后所述限位挡块通过所述通孔套装于所述螺栓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管盖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贴合于管盖的内侧壁的顶部,所述密封圈在离心管密封盖闭盖的状态下与离心管的管口壁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耐腐蚀硅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离心机内盖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内盖主体,所述内盖主体用于在离心管放置于离心机上后与所述离心机相连,以便将所述离心管进行覆盖;离心管限位机构,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盖主体的内侧表面相连,所述离心管限位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内盖主体与所述离心机相连后与各个离心管的管盖相抵接。本申请提供的离心机内盖结构,在离心机的内盖加装离心管限位机构,在离心机上放置离心管后,盖上离心机内盖可以有效的固定离心管的管盖,防止在离心过程中被打开或断裂,从而避免仪器和样本发生污染,保证质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美因医学检验实验室,未经深圳美因医学检验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6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模具
- 下一篇:一种集中供气系统废气过滤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