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耙齿间距可调的钉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6917.0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0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萍;杨军伟;张丹;闫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7/04 | 分类号: | A01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距 可调 钉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耙齿间距可调的钉耙,包括耙杆和耙头;耙头包括与耙杆固定连接的主耙架,以及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主耙架左右两端的副耙架,副耙架上设置有间距可调的耙齿;副耙架呈长条形,其内部设置有T型滑腔,T型滑腔的凸台上设置有通槽;耙齿包括滑块以及竖直固定在滑块上的齿尖,滑块上设置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从通槽内穿过,其穿出通槽的一端旋装有固定螺母。采用该结构的钉耙,可有效解决耙齿不可调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耙齿间距可调的钉耙。
背景技术
钉耙是一种常用的农具,目前市场上的钉耙包括耙杆和耙头,其中耙头的耙架和耙齿是一体成型的,即该耙头的宽度是一定的,不可调的,这种钉耙用于工作量较小的场合时,非常好,但如果用于工作量较大的场合的,则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将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耙齿间距可调的钉耙,以解决耙齿不可调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耙齿间距可调的钉耙,包括耙杆和耙头;耙头包括与耙杆固定连接的主耙架,以及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主耙架左右两端的副耙架,副耙架上设置有间距可调的耙齿;副耙架呈长条形,其内部设置有T型滑腔,T型滑腔的凸台上设置有通槽;耙齿包括滑块以及竖直固定在滑块上的齿尖,滑块上设置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从通槽内穿过,其穿出通槽的一端旋装有固定螺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T型滑腔的两侧凸台均设置有通槽;固定螺杆设置有两根,分别位于齿尖两侧,并从通槽中穿出。
进一步,齿尖与滑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副耙架与主耙架螺栓连接或卡接。
进一步,耙杆中部设置有折叠件,把杆可沿折叠件进行对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钉耙,通过在主钉耙两端分别设置副耙架,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副耙架与主耙架之间的距离,以调整整个耙头的宽度,即本实用新型的钉耙灵活多变,可根据需要调整耙头的宽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中钉耙的主视图;
图2为副耙架与耙齿配合关系图;
图3为副耙架的仰视图;
其中,1、耙杆;2、耙头;21、主耙架;22、副耙架;23、T型滑腔;24、通槽;3、耙齿;31、滑块;32、固定螺杆;33、固定螺母;4、折叠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耙齿间距可调的钉耙,本实用中的钉耙包括耙杆1和耙头2。耙杆1采用木棍、塑料杆或金属杆等硬质长杆制成,并且为了携带和收纳,在耙杆1上靠中部位置设置有折叠件,耙杆1 可沿折叠件4进行对折;折叠件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能实现对折且能固定形态的部件。
耙头2包括与耙杆1固定连接的主耙架21,主耙架21可以与耙杆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卡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耙杆1进行连接。主耙架21呈长条形,其下端面上通过卡接、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副耙架22,副耙架 22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主耙架21的左右两端;副耙架22上设置有间距可调的耙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6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