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1171.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0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段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海嘉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夏晓杰 |
地址: | 215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模大 推力 反顶出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包括定模芯、定模框、定模底板、斜插板、连接板、油缸、顶针、顶针板、导柱和斜楔,定模芯安装于定模框内,定模底板设置在定模框的下方,导柱设置于定模框和定模底板之间,顶针板滑动设置在导柱上,利用导柱引导顶针板竖直移动,顶针设置于顶针板上,斜楔固定于顶针板的下方,斜插板水平滑动设置在顶针板和定模底板之间,油缸设置在定模框的侧边,通过连接板与斜插板连接,以驱动斜插板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空间内解决的定模侧顶出力不足的缺陷,巧妙的利用斜插板与斜楔的配合,驱动顶针板竖直移动,节约了模具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
背景技术
定模面复杂的压铸件,一般要设置弹簧反顶出装置,通常通过弹簧力克服。动定模分模时,由于产品定模面包紧力过大,超过了动模面包紧力和定模反顶出弹簧的合力,产品频繁粘定模,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而此时定模厚度已经固定,没有足够的空间增加油缸直接顶出;且重新制作定模将会增加成本,因此,亟需在限定空间内改造模具以增加定模反顶出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包括定模芯、定模框、定模底板、斜插板、连接板、油缸、顶针、顶针板、导柱和斜楔,所述定模芯安装于所述定模框内,所述定模底板设置在所述定模框的下方,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定模框和所述定模底板之间,所述顶针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上,利用所述导柱引导所述顶针板竖直移动,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上,所述斜楔固定于所述顶针板的下方,所述斜插板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顶针板和所述定模底板之间,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定模框的侧边,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斜插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斜插板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至少设置三根,且沿所述顶针板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斜楔两侧向下延伸设置导边,与所述斜楔形成引导所述斜插板的引导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定模底板上,所述斜楔作用于所述耐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楔与所述顶针板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上端的侧壁上径向延伸设置限位部,以限定所述顶针板上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空间内解决的定模侧顶出力不足的缺陷,巧妙的利用斜插板与斜楔的配合,驱动顶针板竖直移动,节约了模具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斜楔内设置引导槽,保证斜楔与斜插板之间的配合性,以保证驱动的可靠性。另外,在导柱上设置限位部,限制顶针最大顶出距离,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使得产品能够与动模侧分离。增加耐磨板,增加模具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模大推力反顶出模具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斜楔与斜插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耐磨板与斜插板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斜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定模芯,2、定模框,3、定模底板,4、斜插板,5、连接板,6、油缸,7、顶针,8、顶针板,9、导柱,10、楔块,11、耐磨板,91、限位部,101、导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海嘉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海嘉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1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可调节瓷砖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开闭所柜门及开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