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嘴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1973.3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运柯热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48;F23D14/64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嘴余热回收装置,燃烧装置包括气室和烧嘴,燃烧管套装在燃烧嘴上,换热器设置在气室上端,换热器包括排烟管、空气管和导气管,排烟管设置在空气管中,导气管位于空气管的下部,且与排烟管和空气管间的空腔相通,气室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分别与燃烧嘴内侧和导气管相通,第二气室分别与燃烧管和排烟管相通,排烟管的外壁上装有翅片,翅片呈螺旋状盘绕在排烟管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烧嘴燃烧产生的热烟气由排烟管排出,而在排烟管外周的螺旋形翅片会最大程度的吸收来自烟气中热量,与此同时空气由进风管吹入到空气管中,在排烟管与间吸收翅片上的热量,能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中残留的余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嘴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烧嘴是工业燃料炉上用的燃烧装置的俗称,可理解为烧火的喷嘴的简称。通常指的是燃烧装置本体部分,有燃料入口、空气入口和喷出孔,起到分配燃料和助燃空气并以一定方式喷出后燃烧的作用。部分(或全部)烧嘴可通过某些方式(包括PWM技术)调节燃烧输出的热量来控制输出温度。烧嘴在使用时后会残留很多余热,过去这些余热一般随气体一起流出,十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回收余热的烧嘴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烧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燃烧装置、燃烧管、换热器和进风管,所述燃烧装置包括气室和燃烧嘴,所述燃烧管套装在燃烧嘴上,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气室上端,所述换热器包括排烟管、空气管和导气管,所述排烟管设置在所述空气管中,所述导气管位于所述空气管的下部,且与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空气管间的空腔相通,所述气室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分别与所述燃烧嘴内侧和导气管相通,所述第二气室分别与所述燃烧管和所述排烟管相通,排烟管的外壁上装有翅片,所述翅片呈螺旋状盘绕在所述排烟管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管的内壁上设有导风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管为S型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翅片表面设有若干不规则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室的一侧设有燃气接口,所述燃气接口与所述第一气室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烧嘴燃烧产生的热烟气由排烟管排出,而在排烟管外周的螺旋形翅片会最大程度的吸收来自烟气中热量,与此同时空气由进风管吹入到空气管中,在排烟管与间吸收翅片上的热量,并从位于空气管下部的导气管进入到烧嘴的燃烧管中,能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中残留的余热,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标号如下:燃烧装置100;气室110;第一气室111;第二气室112;燃烧嘴 120;燃烧管200;换热器300;排烟管310;空气管320;导气管330;翅片340;进风管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运柯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运柯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1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黑磁性杂质剔除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扑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