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3619.4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楚辉;李拥军;师海峰;林嘉鹏;林佳佳;林佳敏;林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F04C29/00;F04C29/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孙树棠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旋 压缩机 双背压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包括机壳、轴承座、曲轴、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和静涡旋,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形成高背压腔,动涡旋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盖板位于轴承座盖板一侧,动涡旋盖板与动涡旋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高背压腔的高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心部压缩腔即为排气压力,而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的中间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中间压缩腔,动涡旋浮动力同时受高背压腔和中间背压腔的影响,浮动力可调节范围宽,压缩机整个运转范围具有合理背压力,性能得到提升且运行工况能效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的背压结构关系着压缩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现有车用压缩机一般采用单背压腔动涡旋浮动技术其结构如图1、2所示,在动涡旋处设有背压孔01,高压排气通过背压孔引入背压腔提供动涡旋向上托起的密封力,保证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动静涡旋面之间的密封,此种背压结构的压缩机在低压工况条件下,压缩机工作的排气压力较低,动涡旋背压腔压力低,动涡旋轴向贴合力较小,压缩机有较高的能效;而在高压工况条件下,压缩机工作的排气压机较高,动涡旋背压腔压力随之升高,动涡旋轴向贴合力增加,摩擦损失增加,压缩机能效降低,但实际运行情况是随着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的升高,压缩机工作的吸排气压力随之升高,压力越高涡旋承受的载荷越大,动涡旋背部压力受排气压力单因素影响,背压力可调节幅度有限,即很难保证压缩机在整个运行范围内都有适中的背压压力,随排压升高背压升高,压缩机性能急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涡旋压缩机的单背压结构所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双背压腔结构,包括机壳、轴承座、曲轴、轴承座盖板、动涡旋盖板、动涡旋和静涡旋,机壳一端安装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套装曲轴,曲轴伸入机壳内连接动涡旋,轴承座一侧安装轴承座盖板,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形成高背压腔,动涡旋左侧安装动涡旋盖板,动涡旋盖板位于轴承座盖板一侧,动涡旋盖板与动涡旋之间形成中间背压腔,动涡旋右侧啮合静涡旋形成心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动涡旋设有高背压孔、中间背压孔,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涡旋啮合静涡旋形成从外向中心的外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心部压缩腔,冷媒气体随着动涡旋的旋转不断被压缩从而依次经外部压缩腔、中间压缩腔、心部压缩腔后从静涡旋的排气孔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一侧安装O型圈,O型圈位于轴承座与轴承座盖板之间,轴承座盖板内侧安装第一密封圈,O型圈、第一密封圈相互配合密封高背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涡旋盖板一侧安装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直径大于第三密封圈直径,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相互配合密封中间背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座盖板的第一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涡旋盖板设有用于安装动涡旋的第二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背压孔设置于动涡旋中心位置,中间背压孔设置于动涡旋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高背压腔通过高背压孔与心部压缩腔相通,高背压腔的高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心部压缩腔即为排气压力,而中间背压腔通过中间背压孔与中间压缩腔相通,中间背压腔的中间背压压力来自于涡旋中间压缩腔,中间背压压力为经过一定压缩的压力介于吸气压力与排气压力之间,当压缩机工况变更时,中间背压压力随压缩机吸气压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从而实现中间背压腔压力的调节,动涡旋浮动力同时受高背压腔和中间背压腔的影响,浮动力可调节范围宽,压缩机整个运转范围具有合理背压力,性能得到提升且运行工况能效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3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车桥生产的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