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7108.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3 | 分类号: | F16F15/123;F16J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叶晓龙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动 装置 过滤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包括制动器盘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制动器盘内侧连接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两侧设置有环形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置于制动器盘右侧,且第一固定座内侧连接有卡接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右侧设置有弹性座,该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车辆进行运行时,轮毂若收到震动,震动会通过轮毂连接座传递至第一弹性座表面,第一弹性座受到到震动会产生位移,并向第一固定座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一弹性座位移时,伸缩杆受到挤压的力会产生收缩,并带动外侧的缓冲弹簧产生形变,缓冲弹簧产生形变时,能对轮毂震动产生的挤压力进行吸收,这能减缓设备产生机械疲劳的速度,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内燃发动机中的制动轴会因气缸中燃烧引起的周期性应力承受扭转震动,并且震动在汽车启动和低速时特别强烈,而扭转震动会导致汽车内部的传动带轮的旋转不规则,该不规则旋转通过传动带传递到汽车附件上,而因此汽车附件会承受张力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汽车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通过在汽车内部添加过滤带轮组件,能对扭转震动的力进行吸收和过滤,从而能降低汽车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而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类型的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防护性能不佳,在汽车运行时,过滤带轮组件容易受到来自轮毂和制动轴的双重挤压,导致过滤带轮组件产生机械疲劳造成损坏,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具体为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防护性能不佳,在汽车运行时,过滤带轮组件容易受到来自轮毂和制动轴的双重挤压,导致过滤带轮组件产生机械疲劳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包括制动器盘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制动器盘内侧连接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两侧设置有环形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置于制动器盘右侧,且第一固定座内侧连接有卡接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右侧设置有弹性座,且弹性座外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固定座内侧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弹性座右侧连接有第一法兰盘,且第一法兰盘右侧设置有轮毂连接座,所述轮毂连接座内侧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制动器盘左侧连接有第二固定座,且第二固定座左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座,所述第二弹性座通过第二法兰盘与制动轴连接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动器盘与滑动座之间呈活动连接,且滑动座通过环形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制动器盘之间呈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座与卡接座之间呈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座与第一固定座之间呈卡合连接,且弹性座通过缓冲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座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法兰盘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第一法兰盘与弹性座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与轮毂连接座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且轮毂连接座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法兰盘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层呈柔性结构,且密封层外表面与轮毂连接座内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弹性座之间呈卡合连接,且第二弹性座与第二法兰盘之间呈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带传动装置的过滤带轮组件,车辆进行运行时,轮毂若收到震动,震动会通过轮毂连接座传递至第一弹性座表面,第一弹性座受到到震动会产生位移,并向第一固定座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一弹性座位移时,会对伸缩杆进行挤压,伸缩杆受到挤压的力会产生收缩,并带动外侧的缓冲弹簧产生形变,缓冲弹簧产生形变时,能对轮毂震动产生的挤压力进行吸收,从而能降低传递至设备本体的挤压力,这能减缓设备产生机械疲劳的速度,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得到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71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炭黑粉体除锈装置
- 下一篇:卡槽结构和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