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去余量用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7826.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5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刘元福;袁国栋;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4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561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弯边类钣金 零件 余量 用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零件修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去余量用工艺装置,包括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通过导向连接或者拆卸,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的导向分别设在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的两侧,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相互连接后的中间部分是带弯边类钣金零件的成型型面。该工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该工艺装置进行去余量操作时效率较高。因其型面是去余量的带弯边钣金零件的截面形状,工艺装置闭合后保证了零件的外形,在去余量操作的过程中使零件保持外形,不会产生变形。相当于激光切割,因其是冷加工,所以不会产生影响零件质量的热影响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零件修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钣金类零件余量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去余量用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制造领域,进行飞机组件、部件装配时,以机加件、数控件为骨架,钣金零件构成了飞机的外形,所以都是以机加件、数控件为基准,对钣金零件进行修配。飞机为了获得更好的机动性能,机体结构首先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重,弯边类钣金零件因其加强和减重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飞机上。为了保证装配要求,带弯边类钣金零件都留有一定余量,在进行装配时,以骨架零件为基准进行修配。
带弯边类钣金零件的修配不同于平面零件的修配,平面零件进行修配时可直接使用工具进行,带弯边类钣金零件直接使用工具进行修配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进而影响零件质量。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去余量的方式还有激光切割,虽然激光切割不会使零件产生变形,但是因其切割过程中会产生高温,从而在切割断面处产生2~3mm的热影响区,也会对零件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去余量用工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不会产生变形和热影响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去余量用工艺装置,包括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通过导向连接或者拆卸,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的导向分别设在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的两侧,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相互连接后的中间部分是带弯边类钣金零件的成型型面。
进一步的,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相互连接后的接触区设置有橡皮。这样能够保证工艺装置闭合时不会在零件表面留下研痕,影响零件表面质量。
进一步的,上压部件的导向是导向柱,下压部件的导向是导向孔。
进一步的,上压部件的导向柱是螺纹柱,螺纹柱的螺帽设在上压部件的上端,螺纹柱间隙地设在上压部件上下连通的通孔中,下压部件的导向孔具有配合螺纹柱的内螺纹。该结构可以不适用额外的固定机构就可以将带弯边类钣金零件固定。
进一步的,上压部件的导向是导向块,下压部件的导向是导向槽。
进一步的,上压部件和下压部件连接后整体为方形结构。利用方形结构的上下平面作为装夹面,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工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该工艺装置进行去余量操作时效率较高。因其型面是去余量的带弯边钣金零件的截面形状,工艺装置闭合后保证了零件的外形,在去余量操作的过程中使零件保持外形,不会产生变形。相当于激光切割,因其是冷加工,所以不会产生影响零件质量的热影响区。该工艺装置的使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在各离散型企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去除带弯边类钣金零件的余量的示意图;
其中,1—上压部件;2—下压部件;1.1—导向柱;2.1—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7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