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动机构及铁制工艺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79832.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敏;陈国冻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兴五金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B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机构 工艺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动机构及铁制工艺品。转动机构的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通过转盘与转轴磁吸连接,使得转动驱动件、转轴与转盘形成传动连接结构。铁制工艺品包括支座和活动组件;转动机构安装于活动组件与支座之间,借助于转动机构的传动连接结构,使用时可控制转动驱动件驱动转动带动转轴、转盘与活动组件实现转动,使得工艺品整体具有活动变化效果,具有更高的仿真性,有助于提高工艺品展示与观赏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艺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动机构及铁制工艺品。
背景技术
市面上仿大型建筑物制成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多数工艺品根据建筑物的外形进行仿制,并依靠此类建筑物自身具有特色的外形等起到展示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于一些具有活动变化效果的建筑物,若仅仿制其外形结构等而忽略活动变化效果,仿真效果较差,也容易影响工艺品的展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仿制工艺品的仿真性,提高展示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铁制工艺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转盘;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磁吸于转盘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具有与转盘一侧接触的外圆周面;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带动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通过转盘与转轴磁吸连接,接触部位为转轴的外周面与转盘侧面,为线接触;当转轴由转动驱动件驱动进行转动时,转轴与转盘之间的磁力受转动驱动件的转动驱动力破坏,转轴的外圆面的各部位依次先吸附转盘,后受转动驱动件的驱动力破坏又脱离转盘,使得转盘随转轴实现转动。因此可通过转动机构,改善工艺品的活动变化效果,助于提高仿制工艺品的仿真性。
可选的,所述转盘接触于转轴的一侧侧面平行于转轴的中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随转轴的转动,转轴中轴线与转盘接触面相平行,可使转轴与转盘之间的传动稳定。
可选的,所述转盘接触于转轴的一侧侧面垂直于转盘的中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接触于中轴的侧面垂直于转盘中轴线,即转盘中轴线垂直于转轴中轴线,可使转盘、转轴与转动驱动件的传动结构较为紧凑。
可选的,所述转盘接触于转轴一侧侧面的边缘朝向转轴凸出设有凸缘;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还包括转杆;所述转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件连接;所述转轴的半径大于转杆的半径;所述转轴的半径与转杆的半径差不小于凸缘的凸出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设置可提高转轴与转盘的接触稳定性,减少在传动过程中发生转轴与转盘分离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转动驱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轴之间连接有万向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与转动驱动件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可提高转轴与转盘磁吸接触稳定的同时,平稳接收到由转动驱动件传送的转动驱动力。
可选的,所述转轴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转盘采用铁质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受转动驱动件控制转动时,转盘常态吸附于转轴,实现转动驱动件、转轴与转盘之间的传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铁制工艺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铁制工艺品,包括支座和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与支座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固定于活动组件;所述转动驱动件固定于支座;所述活动组件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架设于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兴五金艺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兴五金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79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