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液分离装置及氢燃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0910.4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7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桂军;邢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H01M8/06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燃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和氢燃料系统,其中,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回气管、导流扇叶和折流板,其中,导流扇叶以螺旋环绕的方式连接于壳体与回气管,以在壳体与回气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进气侧和回气侧,进气侧与进气口连通,回气侧与回气口连通,折流板设置于内腔的底部,回气管的底部正对折流板的表面设置,以在回气管的端部与折流板之间形成环形的折流孔。折流孔能够对从气流通道的回气侧进入到回气孔的混合水汽产生节流作用,因而混合水汽的温度会明显降低,容易从中分离出液体,具有很好的汽液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水汽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和氢燃料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工业系统例如氢燃料系统的尾排,所产生的气体都会混合有一定量的液体,例如水,在对这些混合水汽进行排放或者某种处理前,往往需要对其先进行汽液分离,因此,通常会使用汽液分离装置来实现此目的。相关技术中,汽液分离装置采用螺旋式的气流通道,当混合水汽从气流通道中通过时,其能够不断与气流通道的内壁碰撞,从而将液体分离出来,并最终排出纯净的气体,然而,目前的汽液分离装置的结构并不合理,汽液分离的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液分离效果更好的汽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汽液分离装置的氢燃料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限定有内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进气口;
回气管,具有回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回气管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回气管伸入到所述内腔的底部,以使所述回气口位于所述内腔,使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导流扇叶,以螺旋环绕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气管,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气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具有进气侧和回气侧,所述进气侧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回气侧与所述回气口连通;
折流板,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底部,所述回气管的底部正对所述折流板的表面设置,以在所述回气管的端部与所述折流板之间形成环形的折流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在内腔的底部设置了折流板,且回气管的底部正对折流板的表面设置,因而在回气管的端部与折流板之间形成环形的折流孔,该折流孔能够对从气流通道的回气侧进入到回气孔的混合水汽产生节流作用,因而混合水汽的温度会极大降低,容易从中分离出液体,具有很好的汽水分离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液分离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回气口朝向所述排气口的方向,所述回气管的直径逐渐缩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气管在所述回气口处呈收口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导流扇叶螺旋环绕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的节流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节流孔相互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沿着所述气流通道下降的方向,述导流扇叶的节距减小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呈方形,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压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折流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上壳和底壳,所述折流板设置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连通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0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输送装置及挤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热均匀的炸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