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3711.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玲燕;陈静;李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5/12 | 分类号: | A61G5/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智症 患者 轮椅 使用 头部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它解决了患者乘坐轮椅时颈部负荷较大等问题,其包括固定架体,固定架体上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臂,固定臂相互对称且呈弧形,固定臂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下颚的牵引带,牵引带宽度由两端朝向中部增大且牵引带中部设有与下颚贴合的凹陷部,固定架体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额部的固定带,固定座竖直位置低于固定臂。本实用新型具有减轻颈部压力、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是在老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患者在使用轮椅时发现较多患者头部下垂,过度弯曲,容易忽视患者的感受,长期易导致颈部受损,甚至有些患者脖子处围围脖,易引起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目前常用的颈部固定装置无法与轮椅配合,导致患者使用时颈部仍然承受较大负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脊柱侧凸牵引轮椅[201922416102.2],其由可折叠轮椅、可调节支撑架及弹簧式重力牵引装置组成。可折叠轮椅部分由脚踏、前脚轮、后主轮、坐垫、靠垫、可折叠交叉钢架组成;可调节支撑架由底部连接横杆、上部连接横杆、纵向杆、高度调节螺母、套圈、顶部弯曲、前分叉组成;弹簧式重力牵引装置由高精度弹簧、三角连接盘、滑轮组、头环、牵引绳组成。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痴呆患者颈部牵引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无法与不同轮椅配合,患者颈部仍承受较大载荷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有效减轻患者颈部负担的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包括固定架体,固定架体上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臂,固定臂相互对称且呈弧形,固定臂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下颚的牵引带,牵引带宽度由两端朝向中部增大且牵引带中部设有与下颚贴合的凹陷部,固定架体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额部的固定带,固定座竖直位置低于固定臂。固定架体可安装在轮椅上,其中的牵引带和固定带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其采用悬吊方式固定患者下颚和额部,将患者颈部负荷分散至固定臂和固定座上,从而提高患者牵引舒适性。
在上述的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中,固定臂通过螺纹件锁死固定在固定架体上方,固定臂沿其中心弧线开有若干将固定臂上下贯通的固定槽,牵引带两端分别穿过相对的固定槽。固定槽供牵引带穿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位置的固定槽,从而调整固定臂的受力角度。
在上述的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中,固定座上开有贯通的带槽,固定带两端分别穿过带槽。固定带在患者头部前倾时限制其位置,相较于常规的围脖,不影响患者正常的呼吸。
在上述的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中,牵引带以及固定带两端分别固定有调节块,调节块包括两个并排布置供牵引带或固定带依次穿过的调节槽,调节槽之间设置有锁紧板,锁紧板上开有供牵引带或固定带端头穿过的锁紧槽。调节块用于调节牵引带和固定带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轮椅。
在上述的失智症患者轮椅使用头部固定器中,牵引带以及固定带为尼龙材质且外侧包覆有海绵垫。牵引带以及固定带具有一定弹性从而适应人体脸颊,海绵垫提供一定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院,未经浙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3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