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板降水井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7785.X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裴俊杰;魏建桥;申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降水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板降水井封堵装置,包括热轧无缝钢套管,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止水环,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止水环,所述内止水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底部设置有法兰螺栓,所述法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钢盖板;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封堵层、抗渗混凝土,所述封堵层位于所述钢盖板的下方,所述抗渗混凝土位于所述钢盖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设计合理等特点,封口效果良好,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加快了降水井封口的进度,确保筏板止水效果,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井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底板降水井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工程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在高水位的条件下施工,很容易引起土体滑移、支护结构漏水、基坑失稳等问题,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通常的方法是在建筑物筏板中布置一定数量的降水井进行降水处理,降水井是为降低地下水位打的井,打完后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通常在底板内的降水井,必须在底板施工完毕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方可停止降水,降水井起的是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或者疏干地下水的作用,有深有浅,深度按照降水要求,深的降水井,甚至可以达到五六十米,降水井类型有轻型井点、管井、真空井点等,根据原理的不同,还分成很多种,降水完毕后为了防止地下水从降水井的进口涌出,需要对降水井进行封堵处理,在实际施工中,地下室的降水井均在建筑结构施工完成或基本完成,满足设计的抗浮要求后,才开始封堵,由于降水井内的地下水很多时候为承压水,水量又比较大,尤其是封堵最后一个降水井时,这些不利因素显得尤为集中,处理不好,降水井区域极易形成底板渗漏,且该部位后期很难处理。
目前已有的封口结构整体性较差,防水效果不理想,封口效果一般,并且施工难度较大,操作不便,对于面积大、基坑跨度大基坑的降水效果差,达不到施工要求,在基坑中间适当的疏干降水井,则能很好的达到降水井疏干效果,但是底板施工降水井的封堵又是一大技术难题,而传统的降水井进行封堵后,来自底板上的地面压力会对降水井管壁及止水翼环产生破坏,进而影响到降水井的降水功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底板降水井封堵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板降水井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底板降水井封堵装置,包括热轧无缝钢套管,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止水环,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止水环,所述内止水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底部设置有法兰螺栓,所述法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钢盖板;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封堵层、抗渗混凝土,所述封堵层位于所述钢盖板的下方,所述抗渗混凝土位于所述钢盖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法兰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止水环顶部的两侧,所述法兰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与所述法兰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与所述外止水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与所述内止水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内止水环与所述法兰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法兰与所述法兰螺栓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盖板与所述法兰螺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法兰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钢盖板且延伸至所述钢盖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安装于地基的内部,所述地基的顶部、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的外侧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设置有筏板;所述热轧无缝钢套管依次贯穿所述筏板、垫层与所述地基且延伸至所述地基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7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