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飞机的尾轮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9187.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飞机 控制 结构 | ||
一种遥控飞机的尾轮控制结构,包括机体尾部(1)、尾轮座(2)、控制臂(3)、固定扣(5)、水平翼(6);尾轮座(2)座杆的顶端为插固端(22);尾垂端安装一孔套(4),孔套(4)上设置一轴心与尾垂的转动轴心重合的插固孔(42);机体尾部(1)设有尾部凸阶(12),水平翼(6)设有插入尾部凸阶(12)的凹槽插口(62);水平翼(6)设有带固定孔(52)的固定扣(5),组装后,固定孔(52)的轴心与插固孔(42)的轴心、尾垂的转动轴心重合;组装时,凹槽插口(62)插入尾部凸阶(12),座杆穿过控制臂(3)的臂套、固定孔(52),座杆的插固端(22)插在插固孔(42)中,完成尾轮结构的组装。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快速地组装,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飞机的尾轮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遥控飞机航模的尾轮控制结构组装都是通过螺丝或用胶水粘合,这样的结构不仅组装难度会增加,增加维护难度与成本;而用胶水粘合的机体会增加包装的尺寸,从而增加产品与包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飞机的尾轮控制结构,能方便快速地组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遥控飞机的尾轮控制结构,包括机体尾部、尾轮座、控制臂、固定扣、水平翼;尾轮座包括座杆,座杆的顶端为插固端;控制臂包括臂套、设置在臂套上的连接臂;机体尾部的尾垂端安装一孔套,孔套上设置一插固孔,插固孔的轴心与尾垂的转动轴心重合;机体尾部设有尾部凸阶,水平翼设有插入尾部凸阶的凹槽插口;水平翼设有固定扣,固定扣上设有固定孔,组装后,固定孔的轴心与插固孔的轴心、尾垂的转动轴心重合;组装时,水平翼的凹槽插口插入机体尾部的尾部凸阶,尾轮座的座杆穿过控制臂的臂套、固定扣的固定孔,座杆的插固端插在孔套上的插固孔中,完成尾轮结构的组装。
进一步地,固定扣与水平翼粘合固定,固定扣的前端设有固定柱,机体尾部的后端设置对应的装配孔;组装时,固定柱插固在装配孔中。
进一步地,机体尾部的尾部凸阶设置在垂直尾翼的底部;水平翼的前端设有与尾部凸阶配合的凹槽插口,尾部凸阶卡固在凹槽插口中。
进一步地,尾轮座的座杆上设有台阶面,控制臂的臂套上设置D型槽,台阶面与D型槽配合,台阶面插固在D型槽内;在台阶面的上方为与固定扣的固定孔配合的圆柱;座杆上与孔套上的插固孔配合的插固端,插固端设有开槽以及扣位台阶。
进一步地,机体尾部的尾垂下端设有台阶,孔套的一侧固定一内凹槽,内凹槽与台阶配合,台阶卡入内凹槽并通过粘接剂粘合成一体。
进一步地,水平翼的下表面设有凹槽,固定扣的固定面板放置凹槽内,通过粘接剂粘合固定扣与水平翼贴合。
进一步地,固定柱的前端设有开槽和台阶扣。
更进一步地,插固端为方型柱,插固孔为方型孔。
进一步地,固定扣的固定面板上设置卡固扣,水平翼上对应设置卡固槽;组装时,卡固扣插固在卡固槽内,固定扣固定在水平翼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粘接剂在工厂生产时组装固定扣与水平翼,孔套与机体尾垂粘合好后再出厂,用户只需直接插入即可完成组装,无需使用任何工具,达到快速安装,外观一体化,便机身更美观,使用更方便,以及更好的飞行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文中所涉及的位置描述,机头部方向为“前”,机尾方向为“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9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