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9306.8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贵;陈昊;温金福;包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默(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2;F24H9/20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吴圳添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泵 装置 具有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器,该增压泵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泵主体,泵主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向外部热水器供电的外延插座,内腔中设有电机和PCB电路板,PCB电路板设有交流电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及交流电输出端,交流电输入端与交流电输出端连接以形成第一电路,交流电输入端与直流电输出端通过整流模块连接以形成第二电路,交流电输入端通过第一三孔插头连接市电,交流电输出端连接外延插座,直流电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装置无需连接电源适配器,可直接与市电连接,节约空间,简洁美观;同时连接有直流增压泵的热水器只需一个三孔插座即可正常工作,节省了安装空间和插座资源,提高了用电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是一类利用各种能源将冷水加热升温成热水的设备,按照利用的能源不同可以分为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等等。这类热水器通常需要用AC220V电源(例如市政交流电)供电以对热水器的水温、水量等进行控制等,也即需要通过一个三孔插座连接市电进行供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热水器出水的水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楼层或者水压较低的用户),高水压可以带来更好的洗浴效果,因此,很多用户会在热水器上外接一个直流增压泵,该直流增压泵内的电机需要直流电供电才能正常作业为水流增压,所以该直流增压泵需要通过一电源适配器转接方能连接到市政交流电中,这样一台连接有直流增压泵的热水器需要配有五孔插座(五孔可以设置在同一或不同面板上)方可正常使用,浪费空间和插座资源,且会带来更多的用电安全问题,同时电源适配器占用空间且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一台连接有直流增压泵的热水器需要配有五孔插座方可正常使用,浪费空间和插座资源,且会带来更多的用电安全问题,同时电源适配器占用空间且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压泵装置,其包括具有内腔的泵主体,所述泵主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向外部热水器供电的外延插座,所述内腔中设有电机和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设有交流电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及交流电输出端,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端连接以形成第一电路,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输出端通过整流模块连接以形成第二电路,所述交流电输入端通过第一三孔插头连接市电,所述交流电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延插座,所述直流电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
优选地,所述泵主体的一端外壳上设有所述外延插座,另一端设有分开设置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通过所述内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和所述直流电输出端之间还设有滤波模块和/ 或稳压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其包含热水器本体和上述的增压泵装置,所述热水器本体具有第二三孔插头,所述第二三孔插头与所述外延插座连接,所述增压泵装置的进水接口和/或出水接口与所述热水器本体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水器本体还包含防水件,所述防水件套设在所述第二三孔插头外。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件两端敞开,所述防水件的至少一敞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挡沿。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件两端敞开,其中靠近所述外延插座的敞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挡沿。
优选地,所述热水器还包含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增压泵装置的进水接口之前或者出水接口之后。
可选地,所述热水器本体为太阳能热水器。
可选地,所述热水器本体为电热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默(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默(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9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