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89649.4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娜;沈志森;邓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王恒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科 吸切双用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科显微镜、内镜下精细手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包括头杆、手柄和吸引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杆与手柄螺纹连接,手柄与吸引接头固定连接,可以环切头的锐性分离刀与吸引孔合理设计,确保了耳道皮瓣的完整,同时对中空手柄表面作磨砂处理,增加了术者手握的轻巧感与舒适度,用四种不同型号可替换环切头杆,来应对不同个体耳道结构、不同出血方位及不同操作方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科显微镜、内镜下精细手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
背景技术
现在中耳手术中,医生左手握吸引器、右手握环切刀进行操作,协调性欠一致,用力度不均匀。尤其耳内镜手术时,左手持镜,吸引器和环切刀要靠右单手频繁更换并交替进行,持续出血影响术野清晰度,延缓手术进程。目前虽出现了带吸引环切刀,但单一型号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各种不同形态大小的耳道。由于环切刀头和吸引孔大小位置不相匹配,无法通过各种合适的带吸引环切刀来确保耳道皮瓣的完整性。再则,现有带吸引环切刀尚无用手指来控制吸力强度的多孔设计,常常因为吸力过大致耳道皮瓣破损。另外,带吸引环切刀尾端直接连接吸引皮管,会对多方位分离造成牵制。因此,设计一套用于切开耳道皮瓣且带可控吸力的环切刀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可以解决耳道皮瓣切割分离过程中的出血问题,以便始终保持术野清晰,避免皮瓣撕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包括头杆、手柄和吸引接头,头杆与手柄螺纹连接,手柄与吸引接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头杆为带有吸引通道的中空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头杆包括环切头、吸引孔和螺纹口,环切头上固定连接有吸引孔,吸引孔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头杆设置有四个型号内开口2.0、内开口2.5、外开口2.0和外开口2.5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环切头与吸引孔开口方向分为内侧开口和外侧开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环切头圆刃直径分为2.0mm和2.5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手柄为带有吸引通道的中空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手柄包括螺纹头、通气孔、吸力控制盘和尾拴,螺纹头固定连接在手柄的前端,手柄上设置有吸力控制盘,吸力控制盘上设置有两个通气孔,手柄的尾端上固定连接有尾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吸引接头为带有吸引通道的中空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所述吸引接头包括乳头、旋钮、弯管和尾端,吸引接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乳头,吸引接头上转动连接有旋钮,吸引接头上固定连接有弯管,弯管上固定连接有尾端。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耳科吸切双用器械,可以环切头的锐性分离刀与吸引孔合理设计,确保了耳道皮瓣的完整,同时对中空手柄表面作磨砂处理,增加了术者手握的轻巧感与舒适度,用四种不同型号可替换环切头杆,来应对不同个体耳道结构、不同出血方位及不同操作方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未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89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轴伺服摇摆式平行取料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液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