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4715.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齐彦博;田广宇;屈佳玉;姚亮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江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结构 | ||
1.一种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框架(10),所述基层框架(10)安装在驳岸的近水侧;所述基层框架(10)具有多个安装网格(15);
多个盆体(20),所述多个盆体(2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安装网格(15)内,并位于水面之下;各个所述盆体(20)内均填充有第一填料,以使多个挺水植物(21)一一对应地种植在所述多个盆体(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框架(10)包括:
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围成多个安装区域(14);
多张网体(11),所述多张网体(11)一一对应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区域(14)内,各个所述网体(11)将相应的所述安装区域(14)划分为多个所述安装网格(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包括:
多组支撑筋(12),各组所述支撑筋(12)均具有多个所述支撑筋(12),各组所述支撑筋(12)的多个所述支撑筋(12)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相应的所述安装区域(14);
多组支撑桩(13),各组所述支撑桩(13)均具有多个所述支撑桩(13),各个所述支撑桩(1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多组支撑桩(13)与所述多个安装区域(14)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组所述支撑桩(13)的多个所述支撑桩(13)环绕相应的所述安装区域(14)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桩(13)均与相应的所述安装区域(14)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筋(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为钢架;和/或,每张所述网体(11)均为钢筋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填料、第二层填料和第三层填料,所述第一层填料为混凝土,所述第二层填料为砾石,所述第三层填料为陶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的粒径为5mm至10mm,所述第一层填料的填充高度为10mm至30mm;和/或
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0mm至20mm,所述第二层填料的填充高度为30mm至60mm;和/或
所述陶粒的粒径为5mm至8mm,所述第三层填料的填充高度为20mm至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盆体(20)的最高高度距离水面0至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盆体(20)的底部均挂设有至少一根第二填料(30),所述第二填料(30)为条状,所述第二填料(30)的长度为800mm至1200mm,所述第二填料(30)的直径为80mm至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盆体(20)的底部均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填料(30)挂设的挂设孔;其中,当所述盆体(20)的底部挂设有多根所述第二填料(30)时,所述盆体(20)的底部开设有与多根所述第二填料(30)一一对应地多个所述挂设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框架(10)的近水侧设置有外围部(40),所述外围部(40)沿所述基层框架(10)的周向布置;其中,所述外围部(40)由种植的沉水植物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江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江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47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隔膜阀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