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挤压集束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8268.2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1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殷金亮;梁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鑫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集束 | ||
本申请涉及光缆通信管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挤压集束管,包括外套管和设置在外套管内的至少三个微管,所述外套管与微管之间设置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上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设置为沿缓冲套轴向方向布设的空腔,所述缓冲腔的长度与缓冲套的长度相同,贯穿至缓冲套的两端;所述缓冲腔沿着缓冲套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缓冲套上;所述缓冲套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缓冲套内侧空间和缓冲腔之间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着缓冲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的集束管在外套管和微管之间设置缓冲套,当集束管受到挤压时,外套管将受到的形变传递给缓冲套,利用缓冲套的形变来抵消传递给微管的形变,从而保护微管内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缆通信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挤压集束管。
背景技术
集束管是在将一定数量的微管集合在一起,多根微管在工厂内由厚度1-3毫米的HDPE管包裹成形,即集束管。集束管由多孔微管和外护套层组合而成,管道密度高。在有效空间内容纳最多的管孔;按需求提供多样的孔数组合网络升级时,微缆可在其中任一单根微管中吹入和吹出。
集束管的优点在于管道的密度高,可以在有效的空间内容纳最多的微管。缺点是灵活性较差,管道的开剖不方便(指厚壁的外护套),内层微管分歧困难,同时抗冲击的能力也较差,由于微管单元是被保护管紧紧地包裹在一起,保护管的变形可以直接造成微管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集束管的抗挤压能力,降低微管受挤压时的形变量,本申请提供一种耐挤压集束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挤压集束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挤压集束管,包括外套管和设置在外套管内的至少三个微管,所述外套管与微管之间设置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上设置有缓冲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套管和微管之间设置缓冲套,当集束管受到挤压时,外套管将受到的形变传递给缓冲套,利用缓冲套的形变来抵消传递给微管的形变,从而保护微管内的结构;缓冲套上的缓冲腔,能够增大缓冲套的形变量,能够抵消更大的挤压变形,使集束管的抗挤压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可选的,所述缓冲腔设置为沿缓冲套轴向方向布设的空腔,所述缓冲腔的长度与缓冲套的长度相同,贯穿至缓冲套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腔与缓冲套的长度相同,使缓冲套在全长度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和抗挤压能力。
可选的,所述缓冲腔沿着缓冲套的周向均匀分布在缓冲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腔在缓冲套上均匀分布,集束管在各个方向上的抗压能力都很好。
可选的,所述缓冲套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缓冲套内侧空间和缓冲腔之间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着缓冲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腔受到挤压时,其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通气孔进入到缓冲套内部空间,防止缓冲腔内气压升高而造成缓冲套破裂。
可选的,所述缓冲腔设置在缓冲套的侧壁内,所述缓冲腔的内外侧均设置有缓冲套的侧壁阻挡,所述缓冲腔内外侧的缓冲套侧壁厚度均小于缓冲腔的径向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腔设置在缓冲套侧壁内,可以利用缓冲套的而弹性和气压双重进行缓冲,提升集束管的抗挤压能力。
可选的,所述缓冲腔设置在缓冲套的侧壁外侧,朝向外套管的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缓冲腔底部对应的缓冲套侧壁厚度小于缓冲腔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腔设置在外套管与缓冲套之间,可以将缓冲腔设置的更深,提高集束管的抗挤压能力。
可选的,多个微管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支撑芯,所述支撑芯设置为弹性体,抵接在微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鑫管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鑫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8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