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式多用途电钻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9130.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0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式 多用途 电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式多用途电钻,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机体底部中心横向滑动连接有启动扳机,所述机体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钻头夹持元件,所述机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左侧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滑杆,两组所述弧形滑杆均滑动连接同一组滑动环。本实用新型中,在一组电池用完时,可以通过跟换一组电池组,来延续工作,用完的电池组可以进行充电待命,也避免了充电式的电钻会出现没电的情况,也避免了带线式电钻的麻烦,通过滑动环的滑动,带动两组激光器向内倾斜,通过联动倾斜的激光器的激光相交处,可以实现电钻工作的定位导向作用,减少钻孔失误的可能性,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式多用途电钻。
背景技术
世界电动工具的诞生就是从电钻产品开始的——1895年,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这台电钻重量14公斤,外壳用铸铁制成,只能在钢板上钻4毫米的孔。随后出现了三相工频(50Hz)电钻,但电动机转速没能突破3000r/min。它既具有单相串激电动机转速高的优点,又具有三相工频电动机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但因需用中频电流供电,使用受到限制。60年代,出现了用镍镉电池作电源的无电源线的电池式电钻。到70年代中后期,因电池价格降低,充电时间也缩短,这种电钻在欧美、日本得到广泛使用。电钻工作原理是电磁旋转式或电磁往复式小容量电动机的电机转子做磁场切割做功运转,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作业装置,带动齿轮加大钻头的动力,从而使钻头刮削物体表面,更好的洞穿物体。
一般的带电线式电钻在工作时,需要为其准备可以驱动的电源插座,以启动电钻进行工作,而充电式的电钻,长时间工作后,就会出现没电的情况,这时就要停工进行充电,浪费大量的工期,电钻在工作时,有时还是需要人眼靠近观察钻孔点,人眼就容易受到伤害,也无法避免会出现钻孔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充电式多用途电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式多用途电钻,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机体底部中心横向滑动连接有启动扳机,所述机体左侧中心固定连接有钻头夹持元件,所述机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左侧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一组弧形滑杆,两组所述弧形滑杆均滑动连接同一组滑动环,两组所述弧形滑杆左侧均固定连接一组主旋转轴,两组所述弧形滑杆均通过主旋转轴转动连接一组激光器,两组所述激光器右端均固定连接一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右端均固定连接一组第二旋转轴,两组所述连接杆均通过一组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一组联动杆,所述滑动环上下两端左侧均固定连接一组第一旋转轴,所述滑动环左侧上下两端均通过一组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一组联动杆,所述握把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池座,所述电池座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顶部中固定连接有一组接电块,所述电池座通过安装槽横向滑动连接电池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启动扳机横向贯穿握把左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体正反两面壁右方均设置有一组散热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弧形滑杆均横向贯穿同一组滑动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组所述连接杆均贯穿主旋转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槽内部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池组横向贯穿电池座右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鼎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9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数控铣床上新型马达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