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1219.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景惠儒;刘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22 | 分类号: | H01H47/22;H01H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裕创慧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4 | 代理人: | 黄裕 |
地址: | 2011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抗晃电 模块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接触器线圈,接触器线圈设置在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中;用于通断接触器;抗晃电模块,在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的接触器线圈的前端设置抗晃电模块,用于接触器线圈抗晃电;断路器线圈,设置在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中;低压保护装置输出触点,设置在断路器线圈的电路上,用于断路器线圈的保护。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在控制电路中加装抗晃电模块,能够解决如果电压出现短时间的欠压即晃电的现象时,断路器的线圈和接触器的线圈不会受到电压短时欠压即晃电的影响,仍然保持吸合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交流380V和交流22V的电路控制中,常常会使用断路器和接触器,由于断路器和接触器都是需要通过线圈吸合以后,才能够实现工作,但是,如果电压出现短时间的欠压即晃电的现象,会导致断路器的线圈和接触器的线圈突然失去吸合力,导致断路器和接触器的触点复位,导致控制电路断电,电路停止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在控制电路中加装抗晃电模块,能够解决如果电压出现短时间的欠压即晃电的现象时,断路器的线圈和接触器的线圈不会受到电压短时欠压即晃电的影响,仍然保持吸合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器线圈,所述的接触器线圈设置在所述的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中;用于通断接触器;
抗晃电模块,在所述的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的接触器线圈的前端设置所述的抗晃电模块,用于所述的接触器线圈抗晃电;
断路器线圈,设置在所述的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中;
低压保护装置输出触点,设置在所述的断路器线圈的电路上,用于所述的断路器线圈的保护。
其中,在所述的带抗晃电模块的控制电路上设置控制电源,控制电源的相线为市电的任意一相;
市电中的一相连接试验开关常闭触点的一端;试验开关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试验开关常开触点的一端;试验开关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电源的相线;
试验开关常闭触点的出线端连接远程控制开关的第一常开触点的进线端和远程控制开关的第二常开触点的进线端;
远程控制开关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出线端和远程控制开关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出线端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和第二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出线端和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出线端连接控制电源的零线;用于控制电路的远程启停;
控制电源的相线分别连接至转换开关的第一端点和转换开关的第三端点;转换开关的第四端点连接连接第一常开按钮的进线端;
转换开关的第二端点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第一常开触点的进线端;第一常开按钮的出线端和第一继电器第一常开触点的出线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常闭按钮的进线端;第一常闭按钮的出线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第一常闭触点的进线端;
第二继电器第一常闭触点的出线端连接低压保护装置第一常闭输出触点的进线端;
低压保护装置第一常闭输出触点的出线端分别连接至第三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和所述的抗晃电模块的进线端;所述的抗晃电模块的出线端连接所述的接触器线圈的进线端;第三继电器线圈的进线端和接触器线圈的出线端连接至控制电源的零线;
控制电源的相线连接至所述的抗晃电模块的电源相线端;控制电源的零线连接至所述的抗晃电模块的电源零线端;
在第一继电器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常开按钮上并联接触器第一常开触点和低压保护装置第一常开输出触点,形成本地和远程的启停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1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等距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滑效果好的铝合金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