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1456.X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海之翼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蓄电盒 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盒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包括盖板和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和盖板由多个隔板组成,所述盖板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防护外壳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防护外壳前方表面设置有按扣,所述盖板通过合页连接于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护外壳可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由于中部设置有间隙,如果发生摔倒或者碰撞,防护外壳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可以起到支撑缓冲受力的作用,从而对蓄电池上下进行二次缓冲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
背景技术
电瓶是汽车电池的一种,也叫蓄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常人们所说的汽车电瓶是指铅酸蓄电池,即一种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做电极,硫酸溶液做电解液的蓄电池,目前大多数蓄电池挡板,都是通过隔板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发生碰撞或者是摔倒就会造成蓄电池损坏导致无法使用,就会造成蓄电池无法提供电力,降低工作效率延缓工作进程,并且单一的隔板起不到保护作用,无法固定住蓄电池,在发生碰撞时蓄电池会撞坏隔板从而对蓄电池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包括盖板和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和盖板由多个隔板组成,所述盖板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防护外壳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防护外壳前方表面设置有按扣,所述盖板通过合页连接于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外壳内部两侧表面设置有滑轨,每个所述滑槽安装于两个滑轨上。
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下表面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外侧安装在两侧滑轨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按扣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于第一固定板和防护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套设有卡扣圈,所述卡扣圈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扣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扣设置有孔洞。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外壳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垫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垫板固定连接于防护外壳内部下表面中部,所述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表面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至第二固定板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内部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防护外壳可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由于中部设置有间隙,如果发生摔倒或者碰撞,防护外壳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可以起到支撑缓冲受力的作用,从而对蓄电池上下进行二次缓冲保护作用。
(2)将盖板与防护外壳相闭合,随后第一卡扣插入第一卡槽中,由于第一卡扣中部设置有孔洞从而与第一卡槽中的第一支撑杆相配合连接,随后通过按动按扣,可以带动卡扣圈上的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相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盖板固定,提高了该防护外壳的工作效率使得其防护外壳具有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蓄电盒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海之翼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海之翼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1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ICC病员服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低压闪蒸汽余热能量回收装置